第503章 宛如神明般的二少爷(1 / 2)

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10日。</p>

这阵子天津城热闹无比,京冀各地的名流们争先恐后往这儿赶,只因上海滩二少爷叶洛突然来访天津城,还光邀各界人士一起做新生意。</p>

犹记得去年八月份,他也是这样召开慈善晚会,邀请上海滩军政界要员们入股鸿星联合集团,然后带着他们的股本跑去美国炒股。</p>

结局人尽皆知。</p>

起初二少爷势如破竹,打得美国人节节败退,还赢得了股神的称号。</p>

之后美股市场遭遇百年难得一见的泡沫危机,二少爷提前预知,并告戒股东们趁早撤离,不要陷得太深,赔个底朝天。</p>

没人听他的话,都被利益熏心,一个个惨死在美股市场中。</p>

而那些听话离开的股东赚得锅满盆满,靠着大批钱财又在民国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有几人已经靠着这些钱混到了各个势力的中高层。</p>

坊间流传二少爷在美国赚了千万美元,总资产已经可以比肩孔宋两家,如今合作做生意,谁还敢不听二少爷的话?</p>

商人们都以和叶氏投资合作为荣,甚至有些人偷偷在家里供奉叶洛的黑白照片,整得神神秘秘,让叶洛哭笑不得。</p>

这些天留在天津城,叶洛没有闲着,经常和那些下野的军阀们各种走动,同时在租界与洋人们往来密切,一副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做新生意的样子。</p>

天津晚报的记者日夜跟随叶洛四处奔走,将采访到的信息汇聚成册,又送回报社总部,让最知名的编辑找最出名的写手来大肆宣扬此事。</p>

不到一周,满城尽知二少爷这笔大生意能赚上亿大洋,连那些天津城的普通民众都纷纷上门,想跟着喝点汤水。</p>

利顺德饭店,顶楼总统包间。</p>

“二少爷。这一份是分别入股三个新产品的天津城股东名单,这一份是同意我们叶氏投资入股的公司名单,这一份是同意我们收购的公司名单,还有这一份.是不愿意我们入股的公司名单。”</p>

名叫陈友德的年轻人将近期收集好的资料铺平,放在叶洛面前,随后恭敬的站在一旁,低头静候。</p>

他是上海滩本地人,家族世代经商,做着小本生意。</p>

28年初从日本留学回来,在国内商海辗转了一年,于28年年末加入叶氏投资,靠着自己的才学和能力一路升迁,最终被小阿俏选入叶氏投资隐秘的“人才培养计划”,去年一直在叶氏服装公司任职中高层管理,做出业绩后进入叶洛视线,成为这次生意的参与者之一。</p>

这样的中高层管理者在叶氏投资人数不少,都是从底层做起,依靠个人实力加入人才培养计划,一步步走上来,成为叶家人的左膀右臂。</p>

这也是叶洛赚了钱后最看重的事情之一。</p>

叶家不可能永远人才辈出,叶氏投资要想做大做强,绵延数代,就必须从草莽时期开始培养新鲜血液,不断为公司注入人才,这样方能屹立不倒,和其他财团拉开差距。</p>

民国时期其实有不少人才因出身和经济问题而无法一展拳脚,尤其是战争期间,许多经济管理类人才全部赶赴前线,为国捐躯,实在可惜。</p>

若是和平年代,他们本可以创造一番事业,更好的发光发热。</p>

叶洛去年年末拟定的这个叶氏投资人才培养计划,就是针对这批人而立。</p>

设立计划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在刘学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