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过亿美元的做空资本(1 / 2)

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25日。</p>

自花旗银行总裁宣布往美国股市注资3500万美元已过去两周多,今天是银行协会的第二波注资,总金额超3000万美元,无疑又给过热的股市打了一剂强心针。</p>

美国超过90%的银行这些年的业绩大多来源于股票融资业务,民众们为了炒股而贷款,虽然贷款名义各不相同,但这些金钱无一例外最后都涌入了股市中。</p>

为了保住这些业务,让美国经济继续往上走,这些大银行甚至不惜做股市推手,在美联储颁布货币紧缩政策之时还继续往股市投放资金。</p>

由此可见美国上流社会对经济形势已经形成了两极化观点。</p>

以现任总统胡佛等为首的白宫派系恨不得股市每天都创新高,好巩固他们的地位和名利,而以富兰克林等为首的悲观派则对此深表谴责,但在大势下,你越唱反调,越容易被孤立。</p>

当天下午,富兰克林家的别墅阁楼。</p>

以富兰克林和叶洛为首的一群人围聚在木桌边,传奇交易员利弗莫尔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但此时他已非主角。</p>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那个年轻华人发表惊骇观点。</p>

有了此前的短线做空,他们已然对叶洛的能力深信不疑。</p>

“在我们着手做空美国股市前,必须先协助他们推波助澜,将股市炒到最火热状态。为此,我和利弗莫尔先生已经雇佣超500名证券经纪人来分散投资,隐藏我们的真实意图。另外,鸿星联合集团已有一千余名股票推销员,但这数量还远远不够,我希望能借助富兰克林先生的资源,广招推销员加入我们的队伍。”</p>

叶洛侃侃而谈,在他身后有一块小黑板,此时已被他写满了英文,还贴着诸多乱七八糟的照片与各种数据分析图。</p>

“如此大的动静,很难不被美联储注意。”老约瑟夫皱眉说道,“而且配合他们当推手,这不是把美国经济往死路上逼吗?”</p>

小约翰也跟着点头,对此表示不太认可。</p>

惟独马慕瑞曾在白宫任职过,深知顶层政客根本不会有任何家国情怀,他们的眼里只有权力与地位。</p>

你再怎么爱戴民众与国家,若不是掌握政权的一把手,最后终究会成为别人的嫁衣。</p>

“老约瑟夫,即便我们不推波助澜,美国股市也将形成难以挽回的泡沫,最后啪的一下.”</p>

叶洛比划了下,笑着说道,</p>

“被人戳破。”</p>

“我会去帮你把推销员安排妥当。”轮椅上的富兰克林对政权的渴望远超他人想象,竞争副总统时因一念之仁而败北,此时他心如钢铁,意志坚韧,早非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p>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判断真正做空的时机呢?”利弗莫尔对现在过热股市的投资毫无兴趣。</p>

在他看来,这是有手就能赚到钱的时候,他家族的利弗莫尔集团一直精于此道,就算没有他坐镇,也能获取不菲的收益,完全没法证明他没老去这件事。</p>

“整个六月份股票一直在加速上涨,虽然中间一度因美联储的秘密会议而跌了两天,但道琼斯工业指数依然有着明显的上涨幅度。我让人统计了一下,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p>

“从花旗银行第一次注资开始,股票连涨了13天,这是非常典型的牛市特征。可6月份创新高的股票数量却从一年前的614支下降到338支。”</p>

两件事分开看,很多人都会将这些数据下意识忽略,可结合在一起看,就显得有趣而明显。</p>

“也就是说,即便花旗银行它们又朝股市注资了近7000万美元,但依旧无法掩盖股市下滑的颓势。股票价格创新高是股市繁荣最典型的征兆,而这样的股票数量居然和还没正式开启疯狂模式的去年相比砍半若是画一个曲线图,六月份就该是转折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