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送上门的校长(1 / 2)

第296章 送上门的校长</p>

任公去世,夫人和几个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叶洛也不好看完人就走,便留在北平帮忙筹备追悼会和葬礼。</p>

按照民国习俗,当晚梁思成便召集众人,于次日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一番推选,叶洛居然还成了会长,负责给任公生前好友写信发出葬礼邀请,由梁思成夫妇负责为父亲设计陵园。</p>

这场葬礼和追悼会看似多方动员,场面很大,实际上办的异常寒酸。</p>

身为晚晴民国时代叱咤风云的思想家、政治家,任公过世,国民政府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有一些生前的好友过来送行,简单举行了一个公祭仪式。</p>

最后还是叶洛看不下去,密电林远,嘱咐他让申报、新闻报、良友画报等业界龙头空出版面刊登葬礼有关报道。</p>

追悼会当天,前来送行的基本都是文化界名人,譬如钱玄同、胡适、丁文江、熊希龄等,各大学会和机构也有派代表到场,却鲜有军政界要员。</p>

身为主祭人,叶洛心生无限感慨,联想到半年后孙先生的葬礼——此时他的遗体还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内,后转移到新陵园中。</p>

那时灵车从国民政府出发,到达陵园仅二十余里,沿途百姓脱帽肃立,观礼者就超过了五十万!</p>

甚至还有许多民众不远千里跑去金陵观摩。</p>

“一个时代结束了啊。”叶洛轻轻抚摸棺身,有些怅然若失。</p>

“是啊,随着任公离世,晚晴的风云人物也尽数凋零,此情此景,令人唏嘘。”</p>

一道身影从旁附和。</p>

叶洛扭头,发现是个不认识的中年男人。</p>

中年男人穿着黑色西服,对着他淡然一笑,伸手道:“二少爷,幸会幸会,鄙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三旅代旅长,北平政府代参议,周斌。”</p>

“啊,原来是周参议,幸会幸会。”叶洛恍然大悟。</p>

他说怎么会有北平这边的熟人主动来找自己。</p>

这个周斌毕业自日本士官学校第四期炮兵科和日本陆军大学第二期学员,是早期旅日深造的一批人之一,他的履历甚至可以追溯至同盟会时期。</p>

奈何周斌没有什么家世和贵人,一直在国民政府不温不火,同时期混得好的譬如钱大钧、陈调元等人,都已经是军队中的首脑人物,而他还是个代旅长。</p>

叶洛为了博得马克斯上校的最大好感,鼓励其在金陵附近建造他最钟爱的炮兵专科学校,而学校需要大量炮兵知识过硬的老师,一般由军队中的炮兵专家担任。</p>

周斌便是叶洛推荐的第一任校长。</p>

上次马克斯去求资金,以一纸赞成裁兵的建议书博取了校长的信任,而实际主要由叶洛编写的学校高层人员名单也通过马克斯之手传递给了校长,并获得首肯。</p>

周斌不傻,忽然被空降成一个炮兵学校的校长,又一打听,竟然是校长极为重视的华德军事合作项目里的工程,全称为中央陆军炮兵专科学校。</p>

这校长的位置可不低,对他日后在军中的升迁也有极大助力。</p>

他自然多方打听,才得知贵人是一名年轻的华商大亨。</p>

周斌和任公没有交情,但这是他接近叶洛最好最合适的机会,他不会错过。</p>

两人畅谈了一番,周斌很快就被这个年轻人的谈吐和见识所折服。</p>

难怪任公的治丧委员会会让他担任会长和主祭人,无愧为任公生前的得意门生啊。</p>

“再过几日就是炮校开幕典礼,军中对重炮一直需求颇高,此次有华德军事合作兜底,听闻学校中一半为德国来的老师,不少人报名参加呢。”</p>

周斌和叶洛走在外面的回廊,低声说道,</p>

“直接将洋人和华人掺杂于一个地方教学,会不会有些不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