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拜师(1 / 2)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短短五个月一晃而过。</p>

宋濂身为五阵门的大长老,果然名不虚传,仅用了区区五个月便成功布好一阶聚灵阵。</p>

刹那间,碧竹山的灵气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浓郁程度何止提升了五倍!如此一来,陈自在终于可以安心修炼了。</p>

望着伫立于身侧满脸期待之色的宋大师,陈自在微微一笑,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只空间袋递予对方。</p>

待仔细清点完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工钱”后,宋大师目光转向陈自在身旁的陈平安,流露出些许惋惜之情,但仍执着地开口询问道:“陈道友,您当真不愿让小平安投身我门下吗?”</p>

此时此刻,宋大师对陈自在的称谓已悄然发生改变,由起初的“小友”变为如今的“道友”。</p>

而这其中缘由,自然与陈自在之子陈平安息息相关。在过去的这五个月里,宋濂常常能与陈平安碰面。</p>

每当他专心致志布阵之时,小平安总会前来围观,并时不时插上一两句话。久而久之,两人之间逐渐熟络起来。</p>

对此宋濂也十分的乐意,毕竟布置一座大山所需要的阵法,往往这段时间都十分的枯燥。</p>

并且在一些空闲的时候,宋濂还时常传授给小平安一些关于阵法的知识,久而久之,小平安甚至还称呼宋濂为老师。</p>

每天一句老师老师喊着,再加上小平安确实颇有一些天赋,仅仅是数个月的学习,小平安就能对一些基础阵法说的头头是道。</p>

这让宋濂不禁生一股想要收徒的打算,并且他还把这种想法告诉给了陈自在两夫妻。</p>

对于此事,陈自在夫妇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委婉地回绝对方。</p>

其实倒也并非是觉得对方不够格来教导自家孩子,有一部分因为是宋濂的年纪着实有些大了,也许再过去个二三十年便会驾鹤西去。</p>

而与此同时呢,陈自在曾经也询问过老二刘德水相关事宜,结果却得知这位高人名下光是徒弟就差不多有三十来位之多!如此一来,自家儿子若是真去了那边,恐怕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吧?</p>

虽然目前陈平安称呼宋濂为老师,但这始终都师生情分,无法与师徒相匹配。</p>

于是乎,陈自在思前想后,最终决定还是要婉拒宋濂的这个请求。毕竟一方面陈平安现在年岁尚小,另一方面他本人更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制作傀儡的独门技艺。</p>

面对着夫妻二人的拒绝,纵使宋濂心中万般无奈,但也不得不就此作罢。</p>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时至今日,对方竟然依旧未曾打消想要将陈平安收入门下的念头。面对此情此景,陈自在也只得颇为无奈地开口道:“大师啊,您应该也清楚,小平安到今年尚且未满七周岁呢,甚至连修士都算不上。像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夫妻又怎敢放心让他独自一人远行他乡呀?”</p>

在说完的同时,陈自在还让一旁的小平安向宋濂告辞。</p>

"老师,我真的好舍不得您啊......" 陈平安看着老师渐行渐远的身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哭腔地喊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