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赵凯的计谋(1 / 2)

接下来的日子对刘博而言相当轻松。</p>

他每天都去暗楼转一圈。</p>

如今他的身份已经半公开了,于是索性什么都不管了。</p>

然而,白衣和青衣似乎有意淡化刘博是蒙面探花的消息,并且皇宫那边也很配合地没有完全透露那天发生的事情。</p>

崔璎珞和崔百万返回了钱塘郡,因为那里才是崔家的根本所在。</p>

出于担忧,刘博特意安排暗楼派出二十个高手随他们同行。</p>

有了这二十个高手,足以确保崔家在钱塘顺利重建。</p>

太子和刘明叛乱事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震动了整个皇城。朝廷内已有超过一百名官员遭到清洗,各部门官员人心惶惶,大奉朝的行政机制陷入停滞状态。</p>

这时,刘博走进了皇宫。</p>

过了半天,宫中传出一道圣旨:不再追究前任太子和宰相的案件,轻罪者允许回家,同时在士人阶层选拔年轻才俊填补各级官员职位的空缺。</p>

对于地方和军队中的原太子和宰相的旧部属,均予以降级处理。</p>

太子之位暂时空缺,刘庞成为新的宰相。</p>

大奉王朝渐渐恢复了正常秩序。</p>

皇城之外,一座宽敞的别院里。</p>

刘博正在和白衣、青衣闲聊,萍儿走了进来:“宫中有消息传来,三皇子提议收回东海城的驻兵权,并建议让左贤王赵凯进京述职。”</p>

“哦?”</p>

众人显然都被这条消息惊到了。</p>

白衣看向刘博,精致的脸上绽放出一丝笑意:“看样子,三皇子这是在向你示好吧。”</p>

一旁的青衣撇撇嘴,同样精致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不满:“我看这不是示好,明显是借题发挥。”</p>

刘博笑了笑:“那你倒说说看,他究竟想要做什么?”</p>

青衣回答:“这不是很明显吗?</p>

“你现在可是大奉皇室眼中的红人,大奉王朝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何况你之前跟东海城本来就有矛盾。这时候趁机削弱东海城的兵权,以此来压制赵凯,自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p>

刘博点头微笑道:“你还别说,你分析得确实有道理。”</p>

青衣朝他翻了个白眼。</p>

刘博笑着说:“他提他的意见,我沉默就好。”</p>

萍儿犹豫了一下:“其实我们可以借这个机会警告一下东海城的,那个左贤王虽然修为不算太高,但他拉拢人心的手段还是挺有一套的。”</p>

灵儿接话说:“你上次在东海城一下子干掉了那么多人,赵凯对你肯定心怀怨恨。现在你势头正盛,他当然不敢说什么,但是难保他不会在背后耍些小心思。”</p>

“万一到时候他又跑去钱塘郡闹事,那就麻烦了。”</p>

刘博皱起了眉头。</p>

旁边的白衣男子反倒笑了起来:“反正这主意是三皇子出的,你就当作不知情吧。东海城终究是左贤王的地盘,而且他是陛下亲弟弟,这种叔侄之间的家务事咱们掺和什么呢。”</p>

“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该警告的还是要警告一下。”</p>

刘博点头赞同:“既然这么说,那我就再去趟东海城。”</p>

青衣摇了摇头:“何必亲自跑一趟呢,一封信就能解决的事。”</p>

刘博皱起眉头。</p>

青衣走向书桌,拿起毛笔开始在纸上挥洒自如地书写起来。</p>

写完几行字后,青衣把信纸递了过来:“你看这样写行不行?”</p>

大家围了过来,看完信上的内容后都不禁笑了起来。</p>

刘博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你觉得这样写能威慑住他吗?”</p>

白衣男子点头笑着说:“怎么不能啊,我觉得这就最适合不过了。”</p>

“简明扼要,表面上看似没有任何威胁,但实际上充满了威慑力。”</p>

一旁的萍儿和灵儿也跟着笑了起来:“没错,这样也挺好。似乎什么都没明确说出来,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出来,让人捉摸不透。”</p>

刘博大笑一声:“好吧,既然大家都觉得合适,那就这么定下来,回头把这封信寄给赵凯。”</p>

白衣男子笑容满面地说:“我觉得在这封信里再加上一句话应该也不错。”</p>

“加哪句话呢?”</p>

白衣男子淡笑着,在信纸上又添了一句。</p>

东海城。</p>

关于大奉皇都发生的事情早已传到赵凯耳中,他对宰相和太子的死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反而在听说刘博强势崛起,并且杀害了半步十品高手北斗时,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p>

“真是难以置信!”</p>

赵凯的眼中闪烁着冰冷而无可奈何的光芒。</p>

“我怎么感觉这件事情越来越棘手了呢?”</p>

文士赵世灿笑着安慰道:“王爷您多虑了,这刘博就算再厉害,也只是大奉朝廷的一个家臣罢了。王爷您可是陛下的亲弟弟,他还敢跑到东海城来嚣张跋扈不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