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刘博又作诗了(1 / 2)

人群中,一名身着白裙、气质淡然的女子缓步走出。</p>

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藏着无尽的灵性;小巧的黑痣在挺秀的鼻翼旁更显俏皮,嘴角微扬,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她目光澄澈,望向崔璎珞:“我们只想和刘博说几句话,难道崔大小姐连这点便利都不肯给予吗?”</p>

崔璎珞皱起眉头:“你是何人?”</p>

女子笑容如春风拂面:“我只是钱塘江中的一片浮萍,崔大小姐可以称呼我为萍儿。”</p>

“你们究竟要找刘博谈什么?”</p>

萍儿淡然一笑:“崔姑娘,能否借一步说话?”</p>

崔璎珞脸色一沉,身体略作侧移。</p>

萍儿直视刘博,轻启朱唇:</p>

“美种盛东南,园林十二三。金丸方磊落,琼液正包含。采熟鸣禽怨,餐多稚子贪。岂须江国重,天下嗜柔甘。”</p>

“没想到刘博公子竟将这凡尘之事诠释得如此出神入化,真是道出了我们青楼女子的心声。”</p>

刘博一怔,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萍儿姑娘,我想你可能误会了,我这是在说枇杷,怎么会是在说你们呢。”</p>

萍儿的目光瞬间变得水润,那股表面上的清纯与内心的炽热让刘博心跳加速。</p>

“美种盛东南,园林十二三,这不是恰好形容我们青楼女子含苞待放吗?”</p>

“金丸方磊落,琼液正包含。这其中的含义,我想刘公子心中自是明白的。”</p>

“怨,贪,嗜柔,这正是风月女子期盼真情郎君的心愿。”</p>

“刘公子虽非风月场中人,却能将其中滋味描绘得淋漓尽致,称您为我们的灵魂知音也不为过。”</p>

这番曲解让刘博颇为尴尬:“萍儿姑娘,我想你误会了。”</p>

“我写的这首诗并非你所想的那样。”</p>

“我相信公子不是那种人,但这首诗已在青楼中传为佳话了。”</p>

刘博无奈地摊开双手:“这只是你们的误解,其实只是一首普通的诗。还请你们对诗词保持最基本的尊重。”</p>

萍儿轻轻咬着朱唇,嫣然一笑:“倘若公子想澄清名声,何不再赋一首琵琶诗呢?”</p>

刘博眉头紧锁:“这...?”</p>

众女立刻起哄:“公子的诗如今可是我们花街姑娘和船主们的热门曲目,若能再作一首,我们自当退去。”</p>

刘博挠头:这琵琶诗?</p>

崔璎珞在一旁看着围住刘博的女子,冷哼:“只要你们离我崔家大门,刘博要作十首诗我也答应。”</p>

你这个老滑头!作诗哪有那么容易。</p>

萍儿回道:“当然,若公子无法完成,我们就留下不走。”</p>

刘博摇头:“十首诗我做不到,既然各位姑娘喜欢我的诗,那我就再写一首,但我有个条件。”</p>

“作完诗后,各位姐姐能离开吗?毕竟崔家还要做生意。”</p>

萍儿笑道:“公子请放心。”</p>

刘博沉默一会儿,开口:“梅未含苞菊已谢,眼前无物归何处。忽至静室嗅香驻,却见花绽是琵琶。”</p>

刘博只是改动了两字,便成就了一首新诗。</p>

不料刘博话音刚落,萍儿和其他女子顿时面红耳赤,齐声娇嗔:“公子真是越来越不正经了。”</p>

刘博愣住:“这,这不过是诗词,哪里不正经了?”</p>

“公子可知静室指的是什么地方吗?”</p>

静室?</p>

刘博脑中忽然闪过不祥的画面:不会吧,这个世界真的这么疯狂?</p>

原诗是“忽至僧舍嗅香驻”,刘博只稍稍改动,没想到竟引发如此反响。</p>

崔璎珞气得脸色通红:“刘博,你,你说过没去过那种地方的!”</p>

刘博神色古怪:“我真的没去过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