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喝完杯中酒之后,将酒杯放下,问道:“宗弥,有件事咱一直都没有问你,为什么你要拒绝徐达他们一起去北伐啊?难道你是真的想偷懒,竟然跑回寺院?”</p>
朱元璋的问话,让宗弥的神情变得有些复杂。他轻叹一声,望着窗外的明月,眼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光芒。</p>
“老朱,非是我想要偷懒。北疆之地,严寒凛冽,徐将军等人身经百战,宗弥自愧不如。</p>
老朱,你知我并非贪图安逸之辈。然,北伐之事,非儿戏。</p>
徐达将军他们久经沙场,深知兵法战策。我若同行,一则恐成累赘,二则若有不决之事,他们必会征询我意。</p>
我虽略知兵法,却非专攻此道,万一我的建议有误,岂不是害了他们?”</p>
他停顿片刻,又继续说道:“兵法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p>
我自知之明,不愿因一己之私,而误了北伐大事。</p>
故,我选择暂避其芒,默默为将士们祈福,盼他们早日凯旋。”</p>
朱元璋听后,眉头微蹙,深深地叹了口气。</p>
“宗弥,你的担忧,咱都明白。然,此次北伐,咱已有全盘考量。蓝玉那小子领兵,虽有些鲁莽,但对付北疆的残部,压力不大。</p>
倒是朱棣,他年轻气盛,又是初次独领大军,对战那狡猾的王保保,咱确实放心不下。”</p>
说到此处,朱元璋起身,走到亭侧,目光远眺,仿佛能穿透这深宫高墙,直达遥远的北疆战场。</p>
“宗弥,你虽未亲自前往,但你的智谋,咱一直都很看重。</p>
咱希望你,能在此为咱出谋划策,助朱棣一臂之力。</p>
你的祈福,咱知道是出于真心,但战场之上,还需实打实的策略与智慧。”</p>
宗弥知道朱元璋说的是实情,而且现在的朱棣说实在的还是有点嫩的,他思考了一会,脑海中浮现出徐辉祖的身影。</p>
那是一位沉稳而坚韧的将领,虽远在倭岛,但宗弥深知其智勇双全。</p>
他缓缓转身,对朱元璋道:“老朱,你言之有理。朱棣年轻气盛,确实需要有人从旁协助。</p>
但是你有没有想起魏国公之子徐辉祖,他现远在倭岛,或许能从不同的角度为北伐提供策略。</p>
要不将他召回,共同为北伐出谋划策,确保朱棣能够顺利应对王保保的狡猾。”</p>
朱元璋听后,眉头紧锁,似乎在权衡宗弥的建议。</p>
他缓缓踱步,手指轻轻敲打着亭子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敲击声。夜色中,他的身影显得愈发高大而威严。</p>
“倭国那边,海军确实离不开徐辉祖。”他沉声道,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无奈和决断。</p>
“但北伐之事,同样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宗弥,你的提议虽好,却也要考虑全局。”</p>
他停下脚步,转身望向宗弥,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p>
“这样如何?咱先派人去倭岛,告知徐辉祖北伐之事,让他将策略书信寄回。</p>
同时,咱再从朝中挑选智谋之士,与你一同为朱棣出谋划策。</p>
这样既能保证倭国那边不受影响,又能为北伐增添一份保障。”</p>
宗弥轻轻摇头,月色下的脸庞显得坚定而冷静。“老朱,倭岛那边,有李将军坐镇,局势已然稳定。</p>
我们的目的并非长期占领,只需确保矿石采集完毕,便可功成身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