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这可不是我说的,是我好友王安石的见解!”</p>
“王安石?久仰大名!他现在做什么呢?”</p>
“王安石的母亲去世,辞官回到家乡守孝了三年,我听说他现在不肯当官,正在金陵兴办书院,收徒讲学。”</p>
“那你能否请王先生到东京来,我安排他在东宫任职,为我讲学?”</p>
“这事难办!王先生轻淡功名,当年他上万言书给仁宗皇帝论述改革,仁宗皇帝没看中他的革新方案,只看中了他的文采,任命他为官负责编撰用以记录历代帝王言行的《起居注》,他却躲进厕所不肯接受,后来不得不接受时,又以祖母年高多病为由辞官了。”</p>
“王先生真是一位奇人,他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趣事?”</p>
“他有些执拗偏激,人称‘拗相公’。他平常不修边幅给人第一印象有些随意。有一次,仁宗皇帝请朝中大臣们去钓鱼,内侍把鱼饵用一只漂亮的银盘盛着并放置在桌子上,大家分别拿了一些鱼饵就去钓鱼了,只有王安石不喜欢钓鱼,随身带着一本书看,他以为银盘中盛放的是休闲食品,他边看书边抓一把咀嚼,不知不觉将银盘中剩余的鱼饵都快吃完了。过了一个多小时,仁宗皇帝和大臣回来准备再取一些鱼饵去钓鱼时,盘中鱼饵所剩无几,而王安石吃得正香,仁宗诙趣地说道:‘我们的鱼饵都用作钓鱼,钓上来的鱼最大不过半斤,没想到坐在这里的鱼王却有百十来斤,费了我们大半盆的鱼饵!’王安石惊讶地回应道:‘难倒鱼饵都被我生吃了?’大臣们听完后,一阵哄笑!”</p>
“真有趣!那为什么他又被叫作拗相公呢?”</p>
“他性格固执,有一次,王安石被任命为京城刑狱纠察,恰有两名东京少年,因斗鹑相互厮杀,造成其中一人死亡,开封知府判凶手死刑。王安石得知后,亲临开封府审查案牍发现:这斗鹑甲乙两人原系好友,甲发现乙手上的这只鹑勇猛厉害,能赢不少钱,就向乙强行索取,乙不同意,甲抢夺并逃跑,乙就拼命追,两人发生打斗,最后,乙用刀刺死了甲,乙被判处死刑。王安石认为:‘甲属于强盗,乙属于正当防卫。乙追杀甲是分内之事,不得为罪。’后经过司理两院再次复审,维持了开封府的原判。而王安石始终坚持认定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便四处发牢骚,御史听闻准备弹劾他,王安石干脆辞官回乡了。”</p>
赵顼笑道:“王先生真是执拗!但瑕不掩瑜。最近,你有没有读过欧阳修老先生的一首称赞王安石的诗?”</p>
“没有,太子殿下,愿闻其详!”</p>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p>
“好诗!在朝中也有人议论说:‘金陵王安石不做宰相是朝廷的损失!”</p>
“好!你忙去吧,我知道了!”</p>
神宗登基当皇帝后,摸清了朝廷家底,立刻发觉朝廷财政匮乏,而且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问题十分严重,已经是入不敷出。正如有人统计:真宗天禧五年,朝廷每年收入为万贯,每年支出为万贯;英宗治平二年,朝廷每年收入为万贯,每年支出却是万贯。</p>
神宗体会到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已迫在眉睫,于是,他首先想到了王安石,立刻任命王安石为知江宁府。数月后,又下旨召他入京为翰林学士兼皇帝待讲,两年后又任命他为参知政事,施行新法。</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