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浔阳楼提反诗(1 / 2)

“阁下就是张衡兄弟吧?我在梁山也早有耳闻”武植也笑着说道。</p>

“既然大家都在一起,那我也就直接说了,这次我来江州主要就是请几位去我梁山,壮大我水军,和我们一起替天行道,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武植道。</p>

“不瞒哥哥说,我们兄弟二人也早有这个意思,一直仰慕哥哥和梁山的各位好汉,也想去投靠,但是没有引路的,所以一直犹豫着,这次既然哥哥亲自来,那我们就一起上山”</p>

张衡对着武植道。</p>

“不过我母亲年龄大,身体不是特别好,所以想让母亲一起去梁山,不知道哥哥的意思是?” 张顺接过话道。</p>

“张顺张衡兄弟放心,我梁山如今7000左右的人,有2000多人是家属,所以老夫人也一起和我们上山。”武植也道。</p>

“这样吧,今天你们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咱们就启程回梁山”武植直接拍板道。</p>

“哥哥,在这扬子江 揭阳岭上还有几个人,不知道哥哥是否邀请上山,一个是催命判官李立,还有就是没遮拦穆弘和小遮拦穆春,”李俊对武植道。</p>

“我梁山都是自愿上山,行侠仗义的好汉,他们几人都是欺压百姓的人,李立更是开了黑店,所以梁山不需要这样的人。”</p>

武植郑重的道。因为水浒中李立就是开黑店杀人越货,而穆春穆弘两人更是勾结当地的官府,欺压百姓,要不是现在梁山没有那么大的势力,武植早就想除掉他们。</p>

李俊也知道这几人的德行,也就没有劝说,第二天一早,武植也没有去拜会闻名山东的及时雨宋江,因为早晚会见面,不急在一时。</p>

另一边的宋江在江州虽然不错,但还是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除了每天和戴宗李逵喝酒之外,也没有什么事。</p>

这一天宋江自己来到了浔阳楼,因为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也有些感慨泄气,平时不多喝酒的他,今天喝的确实有点多,一会苦一会笑的,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公,感叹世道的艰辛,</p>

“小二,给我准备笔墨,我要提诗!”宋江大醉的对着酒楼伙计道。</p>

“好的,客官,稍等,马上就送来” 因为浔阳楼很多的文人都留下了笔墨,小二也不敢肯定宋江是不是文人,但是也不敢怠慢,不一会便取来了笔墨。</p>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p>

写完诗词之后又在诗词的下面写上 郓城宋江</p>

说完就喝了两大碗酒,笑着走出了浔阳楼,大笑而去。</p>

江州府衙知府蔡九,是当今蔡太师的儿子,在江州可谓是土皇帝,而县衙的通判叫黄文炳,绰号黄蜂刺,</p>

这个人虽然读书识字,确是一个阿谀奉承之辈,心里只想升官发财,专门坑害他人。无为军称他为黄蜂刺。</p>

得知蔡九是蔡太师的儿子,时常过来拜访知府,希望可以引路出职,升官发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