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下恐慌!朱元璋的锦衣卫遍布全国!(1 / 2)

听了这番话,吕本确实非常心动。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如果现在的棉布价格下跌,他们便能大量买入,然后转手卖给倭奴,即便陈寒宣称要将棉布价格压低至原价的十分之一,对他们而言也是求之不得的机会。然而,这件事显然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大举购入棉布,必定会引起朝廷的注意。如果是小打小闹、或是没有大规模行动、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悄悄收购并走私出去,或许还能得到朝廷某种程度的理解。但如果进行大规模操作,一旦被发现或惹恼了皇帝陛下,吕本他们深知,赚来的这笔钱只会带来无穷后患。</p>

所以此刻,哪怕棉布价格下跌这么多,他们心中的忧虑依然无法消除。于是,当典簿提出这个建议时,其他人的脸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贪婪的表情。一位官员直接开口道:“吕公,这一次虽然会让沿海地区的百姓受到损失,但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作恶的人可是陈寒。我们只是顺应形势行事,就像市面上的普通百姓大量购买棉布一样,我们也完全可以这么做。只要能把这批棉布收回来,在走私市场上一出手,那就一定能赚个盆满钵满。”</p>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因此此刻他们反而压根儿没心思去考虑危险与否。</p>

毕竟他们做走私生意的,本来就等于是在冒着生命危险赚钱。</p>

如果真能赚取这么多利润,那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p>

于是乎,每个人瞧见吕本时,都眼巴巴地盼着他能松口同意。</p>

吕本拿起旁边的《论语》随便翻了几页,最后坚定地说:“你们让夏松出面,给他打造一个身份,别让人看出他只是徒有虚名。一定要让大家都清楚,他是陈寒的大舅子。在他身边安插几个得力助手,确保一切顺利进行。收购棉布时也不要各自行动,特别是松江的棉布,一定要重点收购,都明白了吗?”</p>

吕本最终还是下了决心,因为这事关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即便他现在不同意他们的要求,他们也会设法私下里做成这件事。所以他只能在此刻告诫他们千万不能张扬,更不能大规模地公开采购。</p>

而在场的典簿等人看到吕本点头并提出了这个主意后,纷纷脸上露出笑容。他们早就有意利用陈寒那位大舅子去做更多事情,现在终于等到一个机会,能把这家伙当作一枚棋子使用,真是大快人心。</p>

本来他们就不满陈寒,之前听到陈寒即将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就非常不满。现在陈寒正好落在他们手里,他们自然要好好利用。</p>

与此同时,</p>

无论京城内外,各个官府此时都在热议一件事——陈寒计划将商业税提高十五倍,同时将人丁税降低十五倍,也就是将所有人丁税合并到商业税中。这件事引起的震动更大。又听说陈寒要推行棉花布料价格整体下降九成,并且已经开始执行。</p>

东南沿海众多商人,积攒的愤怒更加深重。尽管政府尚未正式将此政策列为国家方针,但他们已经开始抵制。他们实在不明白,陈寒在减税的同时增加税收,还有一个福利:即取消沿途官府的一些灰色收入。这样一来,做生意的人在流通环节上可以不受地方官府制约,节省大量时间成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