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感到头皮发麻!水泥路为何如此平整!!(1 / 2)

朱允熥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p>

没想到陈寒这时竟会为那些出丑的人辩护。</p>

他也仔细想了想,才意识到陈寒说得没错。</p>

那些人真的是傻子吗?</p>

当然不是。</p>

自己之前一直认为他们傻,是因为他们宁可在这种时候出丑,宁愿此刻站出来表达忠诚,那种滑稽的样子实在令人哭笑不得。</p>

但现在想想,正如陈寒所说。</p>

这些人真的丑态百出吗?</p>

在当时的情境下,他们确实显得有些另类,确实让人鄙视。</p>

但如今听到陈寒的分析,他顿时觉得这些人深思熟虑。</p>

他们用这种方式告诉陈寒,若将来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尽管找他们,他们确实有意向与他合作。</p>

他们是真正的智者,用这种出丑的方式让陈寒印象深刻。</p>

陈寒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p>

只有自己还觉得他们在众人面前装乖是丑态。</p>

或许皇爷爷早就看出这些人并非真傻,所以并未生气,甚至配合着在朝堂上装疯卖傻地大喊大叫。</p>

这并不是装疯卖傻。</p>

这只是在朝堂上,面对尴尬的情境,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化解。</p>

毕竟陈寒以无赖的方式气得礼部尚书那般狼狈。</p>

如果不找个妥善的办法让大家觉得这场闹剧该结束,那朝会又该如何继续?</p>

想到这些,朱允熥觉得自己似乎真的不了解这些人。</p>

似乎真的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p>

如果不是陈寒为他解答疑惑,他还会认为在那种环境下,那些人丑态百出。</p>

原来只是自己不了解罢了。</p>

真正的朝堂,并不像话本和戏剧中表现的那样,总是在算计对方。</p>

而是用寻常的话语掩盖所有的争斗行为。</p>

想到这里,他立刻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p>

……</p>

再说此刻正缓缓向聚宝门赶去的运粮队伍。</p>

他们都在咒骂。</p>

最前面的马车上的两个士兵正在抱怨。</p>

“见鬼,绕了几十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快把老子累死了。</p>

老子今天本来可以交班回家的,谁要我们去聚宝门啊?</p>

这辈子运粮都没走过这么远的路。”</p>

另一个士兵抱怨道:“谁知道呢,上级的命令就是要我们走这条路,也不解释原因。</p>

看着这么多粮食,绕这么远的路,我都担心会掉进江里。</p>

咱只是个小兵,上面怎么说,咱就怎么干。</p>

如果我们违抗了,等着我们的就是惩罚和鞭笞。”</p>

原先说话的那个士兵满脸愤怒:“但这岂不是耍弄人吗?明明从神策门可以直接到军营,却偏要从狮子山开始绕路。</p>

这一路上经过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三山门,这么多城门都能进去,还能少走些冤枉路。</p>

非要到聚宝门外,这南北两端来回折腾,这不是故意找茬吗?</p>

真是给我们找麻烦。</p>

那些官员坐在舒适的厅堂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当然无所谓。</p>

我们这些做事的人,都快要累垮了。”</p>

他的同伴连忙劝阻:“你少说两句吧,再这么抱怨下去,要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堂官会以大不敬之罪处置你,到时候被发配到岭南服役,你就有的苦头吃了。”</p>

提到这,负责运粮的兵头又叹了口气。</p>

心里琢磨:自己这个小兵真是毫无自由,明知道这条路不对,明明神策门和聚宝门南北相对,中间隔了几十里,却非要这样折腾。</p>

原本他们可以直接从长江进入秦淮河,在狮子山脚下下船,向东直抵神策门,立刻就能进入军营。</p>

这条路他们走了不下一百次,既快捷又方便。</p>

今天突然接到命令,说要在狮子山卸下粮食后向南行,沿着城郊直到聚宝门,然后进城回到军营。</p>

他们感到很奇怪,又不是押送犯人,何必让百姓在南城看到。</p>

这么多运粮车有什么好看的,这不是浪费时间吗?</p>

虽说给了三天的宽限,但也不能这样戏弄人。</p>

带着满腹怨气,他们在河边远远看见聚宝门外,竟然聚集了几百名百姓。</p>

百姓们并没有阻碍道路,反而都在路边低声议论。</p>

尤其是看到他们的粮车队时,更是踮起脚尖指指点点。</p>

从他们的口型看,似乎在说:来了来了,看,真的来了。</p>

就像看马戏团似的。</p>

士兵们上下打量了自己的军服。</p>

没错,就是普通的军装。</p>

也摸了摸自己的脸,没长毛,也不是猴子,为什么这么多人盯着我们看?</p>

带着疑惑,他们赶着吱吱作响的马车,朝聚宝门驶去。</p>

粮车不是载人的,能糙就糙,只要耐用就行。</p>

所以一路上,都是吱吱嘎嘎的声音,仿佛随时要散架一样。</p>

当运粮的队伍踏入水泥路面时,他们才意识到,</p>

实际上围观的人数远超数百,恐怕已有数千之众。</p>

百姓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运粮队伍踏上灰白色的水泥路。</p>

大家都想亲眼验证这水泥路面是否能承受如此沉重的车轮。</p>

那运粮的车队,每辆马车载着上千斤粮食,</p>

每辆车由两匹马牵引。</p>

若是寻常道路,这样的重量定会留下深深的车辙。</p>

他们甚至记得,在狮子山脚至神策门那段路上,早已有了两条深深的沟壑。</p>

即便路面铺满坚硬的石头,也无法抵挡马车日复一日的碾压,留下了深深的痕迹。</p>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当如此沉重的马车驶上水泥路面,</p>

水泥路却仿佛毫无反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