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集开学典礼(1 / 2)

十一月十五日,上午</p>

新建的蔬菜大棚宿舍区,位于铁矿山大门西侧的一块空地上,四个四合院共用一个大门,由护厂队的女兵日夜站岗守卫。</p>

黑漆金字的牌匾以红绸覆盖,高高地挂在大门正上方。</p>

学员们穿着崭新的棉衣,在大门外整齐列队。</p>

华阳学院的开学典礼正在举行。</p>

山长杨锦麟在蓝采和,杨慎杨锐,白素素白亮亮的陪同下,精神抖擞地走上前,用竹竿挑开牌匾上的红绸,露出了下面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华阳学院。</p>

现场顿时掌声雷动。</p>

小橘子和孟四守在大门两侧,见时辰已到,便同时点燃了两挂五千头的长鞭。</p>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顿时压住了所有人的欢呼,呛人的硝烟腾起,袅袅地升上天空。</p>

杨锦麟面色红润,显得很是亢奋。</p>

这些年他闲居在家,一直无所事事,心情难免郁闷。</p>

静极思动之时,却没想到能突然得到这样的一个好机会。</p>

华阳学院虽是初创,但明后年肯定会有大发展,很可能成为大明朝最大规模的学院,到了那时,自己这个山长,岂不是要名满天下?</p>

心里想着这些,他仰望着牌匾上自己手书的四个大字,不由得痴了。</p>

这几天时间,又来了五个学生,本来不小的教室,被挤得满满当当。</p>

华阳学院山长,天启朝进士,鹤翁杨锦麟,在一片掌声中走上讲台,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p>

他鼓励台下的学生,求真务实,刻苦学习,互帮互助,尽快掌握数理化等等科技道的各门学问,早日学以致用,成为栋梁之材。</p>

第二个上台的,是科技道主讲教授蓝采和。</p>

蓝采和拥有巨大的身高优势,又有玉树临风的俊俏外表,所以站在台上,很能压得住阵。</p>

他没有废话,自我介绍完毕,就直接开始介绍科技道。</p>

从数理化的起源,讲到之后的理论体系,又从数理化的实际应用,讲到未来社会的工农业发展,并着重讲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以及与哲学,逻辑学,天文地理等等相关的思维方式。</p>

反正是连说带写带比划,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p>

尽管教室里坐着的都是进学多年的读书人,都有很好的理解能力,但大部分人都还是只听了个云里雾里。</p>

接下来开始正式上课。</p>

由白素素教授语文,白亮亮教授算数。</p>

这些东西过于简单无趣,蓝采和自然是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p>

而白素素白亮亮姐弟俩,做梦也想不到,自从他们逃难来到汉中城,卖身成为奴仆以后,竟然有机会成为华阳学院的教授,站在台上,给一屋子的秀才和童生们讲课,就连山长也都端坐在下面听讲。</p>

姐弟俩心情激动,声音颤抖,浑身轻飘飘的,如腾云驾雾一般,糊里糊涂地完成了第一天的教学任务。</p>

傍晚,杨慎杨锐兄弟俩,来到父亲的房间,陪父亲一起晚餐。</p>

桌子上摆着小厨房为山长特别供应的四菜一汤。</p>

此时,杨锦麟还沉浸在出任华阳学院山长的兴奋之中,他招呼儿子们落座,给他俩也倒上了酒,道:</p>

“来来来,今天是个好日子,你们俩也陪老夫喝一杯。”</p>

父子三人碰了杯酒,杨锐笑道:</p>

“爹,您老见多识广,您说说看,江宁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历?</p>

年纪轻轻便有这么大的学问。”</p>

杨慎也道:</p>

“是啊,</p>

我在他办公室看到,他新编出来的中学课本,就有十多本,</p>

据他所说,以后还要编写大学教材,实在是难以置信。”</p>

这个事儿,杨锦麟当然也拿不准:</p>

“听他自己所言,这许多学问,都是在太白山极顶修仙所得,</p>

如此虚幻的说法,自是不可信。</p>

不过天下之大,老夫实在是想不出,</p>

又有何人可以教授他如此深奥又体系完善的学问。</p>

罢了,咱也无须在这里猜测,徒增烦恼而已,</p>

好在据老夫观察,江宁此人心地纯良,绝非歪门邪道之辈。</p>

总之,能结识这么个异人,也算咱们父子的造化。</p>

这不,说来惭愧,老夫这个山长简直就是从他头上硬抢来的。”</p>

杨慎劝道:</p>

“爹,此事您老完全不必介意。</p>

江宁这个人,志向在于钻研工业,</p>

对于教书育人,似乎并无太大兴趣。</p>

他邀请您老过来担任山长,完全是出于真心。”</p>

杨锐也在一旁帮腔:</p>

“是啊,爹,按照江宁的说法,</p>

等过了年,咱们就要开办小学和技工学院,</p>

还要陆续成立机械,化工,农业,交通,水利这些研究所,</p>

您老这个山长肯定不是挂名而已,需要急办的事情有很多呢。”</p>

杨锦麟听了,心情更加愉快,他自顾自喝了杯酒,对大儿子说:</p>

“江宁让你管理农业和民事,这两块儿不容易呐,你可要勤勉办事。</p>

如今矿上就有七八千人,明年肯定上万,</p>

比一般的县城人口还要多些。”</p>

杨锐笑道:“大哥算是提前当上知县老爷了。”</p>

杨慎倒是踌躇满志:</p>

“我确实很想试试,怎样才能做到江宁嘴里的农业工业化。”</p>

杨锐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