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位之后,反对奢靡之风,厉行节俭,恢复有序的司法制度。”</p>
“另外,我深知此时的宦官集团对大唐的危害,所以即位后的我,便开始着手布局,想要清除掉宦官势力。”</p>
“只有除掉宦官势力,我才能真正的掌握朝政大权。”</p>
“而只有掌握了朝政大权,才能让大唐走上正轨。”</p>
“最终,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动手了。”</p>
“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朝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说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李训等建议天降祥瑞,又近在宫禁,说我应该亲往一看。”</p>
孙亮:记得这么清楚么?</p>
曹丕:这说明他说的这事应该是真的。</p>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与几位亲信大臣做的局。”</p>
“于是我命宦官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等,带领宦官去察看。”</p>
“结果,仇士良等人到了左金吾仗院时,发现了异样,逃了出来。而我,则是被宦官给挟持了。”</p>
“再后来,这些阉狗杀了我大唐重臣数人,并将我给软禁了起来。”</p>
“我抑郁成疾,下不了床,最终郁郁而终。”</p>
听完李昂所说,众人皆是唏嘘不已。</p>
“李昂,你讲完了?没有要补充的了?”刘恒问道。</p>
“回老祖宗,后世讲完了,没有要补充的。”</p>
“好,系统,开始吧。”</p>
【唐文宗李昂,公元809年-公元840年,李恒次子】</p>
【李昂性格恭俭儒雅、悲悯仁慈且仁孝】</p>
【公元827年,李湛被宦官刘克明、苏佐明等弑杀,刘克明等人假传圣旨,意欲立李纯之子李悟为皇帝】</p>
【但是两日后,刘克明等人及李悟被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神策护军中尉魏从简、梁守谦率领神策军、飞龙军所杀】</p>
【随后,王守澄派人前往江王府将李昂接到宫中,拥立李昂为帝】</p>
【王守澄拥立李昂即位后,担任右军中尉的职务,握有神策军的控制权,一人兼掌军政大权,在朝廷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p>
【公元827年,李昂裁减宫内人员,放出了宫女三千,宫廷教坊司、翰林伎师术士一千二百多人,并下诏停止进贡各类奢侈物品】</p>
【公元827年,横海节度使李全略去世,其子李同捷自行接管其父军政大权】</p>
【李昂得知李全略去世,便命乌重胤担任横海节度使,结果李同捷抗命反叛。后李同捷被李昂派出兵马斩杀】</p>
【公元830年,李昂开始着手诛杀宦官。为此,李昂封宋申锡为尚书左丞,随即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命其全权处理诛除宦官事宜】</p>
【但因吏部侍郎王璠走漏消息,使得宦官王守澄得知了此事】</p>
【公元831年,王守澄诬告宋申锡与漳王李凑谋反,李昂在被蒙骗之余,下旨贬李凑为巢县公,宋申锡为开州司马】</p>
【但很快,李昂便知道自己被骗,但苦于宦官集团的压力,无可奈何】</p>
【此事后,宦官集团变的更加专横跋扈】</p>
【为了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朝政大权,李昂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p>
【不久后,在三人的谋划下,参与弑杀李纯的宦官陈弘志被斩杀】</p>
【为了分化宦官集团,李昂利用宦官间的矛盾,先是提升宦官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用来削弱王守澄的兵权,然后在王守澄式微的时候赐其鸩酒】</p>
【趁着王守澄下葬时他的亲信宦官去送葬,李昂又设计诛杀了那些前去送葬的宦官】</p>
“这小子可以啊。”</p>
“嗯,是个人物。”</p>
众人一听,小声议论起来。</p>
(/50579/50579207/1010050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