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安平县见闻(中)(1 / 2)

这一切,无非就是为了往后做铺垫。</p>

赵铭对平头老百姓那点钱不在乎,但很在乎地主老财地窖里的那些钱。</p>

在古代,其实真不缺有钱人。</p>

有钱人一大把,只是古代没啥好的投资项目。</p>

其次,古代有钱人都有些避险情绪。</p>

只要解决这两者,还不得乖乖把钱财交出来让他赵铭割韭菜?</p>

存钱?不存在的!</p>

在我赵铭面前,狗都得吐几根骨头出来。</p>

进入城内,曹贺就从马车上下来了。</p>

“去找个客栈将马匹这些安置好,我打算随便逛逛!”</p>

曹贺嘱咐着几名仆役,同时带着曹明开始在街上随意逛着。</p>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初入城,就感觉这里的与众不同。</p>

人多!人太多了!</p>

曹贺作为曹家在生意这块的话事人,他没少在西南道各州留下足迹。</p>

各个州府也是经常来往,然而眼下这安平县其繁茂程度,竟然隐隐不下于州府的程度。</p>

那可是州府啊!</p>

而这安平县,不过是毫无任何优势的小县,论地理位置,他还没莫县好。</p>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县,繁茂程度甚至是数倍于莫县。</p>

放眼看去,到处都是人来人往的人,而令人奇怪的是,街上竟然没看到乞丐。</p>

“伯父,这街上一个乞丐也无,您说过的,任何地方断无不可能没有乞丐,就算是京城也不例外。</p>

如若没有乞丐,定是当日有上级官吏前来视察,亦或是其主政之人,强逼这些乞丐不得在外乞讨,以防市容。”</p>

曹明看了看皱眉道。</p>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p>

闻言曹贺也是赞许的看了眼侄儿,还算是没白教。</p>

想了想,他干脆拦住一位街边的百姓,“这位兄弟,不知可否耽搁一二?”</p>

很快他就拦住了一位年轻人,对方瞥了他一眼,然后一甩袖,“没空!”</p>

“唉,这位兄弟,如此呢?”</p>

就见曹贺笑呵呵掏出一吊钱,少说有个几十文,这下年轻人笑了。</p>

“嘿嘿,这位老兄,在下阮三郎,平素最是喜好助人为乐,你且问吧,某最是仗义了,保管有问必答!”</p>

阮三郎信誓旦旦的拍了拍胸脯,一副老子最是仗义的表情。</p>

他自然就是当初覆卮山幸存下来的阮三郎了。</p>

自从协助大乾天兵拿下浮山县后,他也算是戴罪立功。</p>

不过毕竟是出身问题,他也只能当个平头老百姓。</p>

虽说此前有些积蓄,但为了保命,该上缴的钱财全都上缴了。</p>

省下来仅有百两,偏偏他还有一些老弟兄,这些人过得就挺不如意。</p>

江湖草莽,或许他们是烂人,但对兄弟真的没得说。</p>

一通散财之后,阮三郎最近正愁没钱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