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官如匪(2 / 2)

如此不少山中逃户,隐户今日便纷纷下山,要求重新登记造册。</p>

故而最近每日人口都在增多,这可是忙坏了大伙给他们分田地了。”</p>

书吏苦笑着回应。</p>

这也是赵铭土改的一部分,只是没想到间接还有这种好处。</p>

之前他是考虑到,乡绅富户侵吞百姓田地的缘故,所以土改就有一条。</p>

只要能相互指认确定是村里人,都会在村里分润一块田地,男子五亩,女子三亩,孩童不做统计。</p>

而这些田地,自然是从当地乡绅手里掏出来了。</p>

这部分田产,大乾朝是不会给银两补贴乡绅的。</p>

乡绅有权申诉,但没用,除非不想要小命。</p>

之所以颁布这样一条政令,也是想着先试试看。</p>

看看朝廷的集中化耕种产出更多,还是百姓自己耕种产出更多。</p>

于动力而言,肯定是后者动力更足,毕竟自己得地是为自己耕种的。</p>

但赵铭可是农学生,他最近也已经一点点将后世的先进耕种理念书写成册,到时候朝廷集中化耕种时使用。</p>

虽说后世证明,集中化耕种效率更快,更节省能力,且有诸多便利。</p>

但凡事都讲究论证,还是眼见为实为妙。</p>

只是没曾想,简接还有这种效果。</p>

看了看如今的人口数,总计约合九万九千余人,户数则来到了七千五百多户。</p>

乖乖!</p>

赵铭摩挲着下巴,着实是被吓了一跳。</p>

之前安平县到底是有多少隐户逃户?这多了近一倍!</p>

十万人,这在古代已经算是中县。</p>

但要知道这可是西南道,这鬼地方有个十万人,绝对是上县,人口大户了。</p>

“县衙库存中可有多少粮种?”</p>

“回陛下,稻、黍、稷、麦、菽均有一些,但不多。不过陛下要是想给百姓分发,浮山县倒是有不少,浮山县常年囤积不少粮种。”</p>

闻言赵铭点点头,心里已经决定待会就颁布政令,今年农税减免。</p>

同时将一些适合冬季耕种的作物分发一批给百姓耕种。</p>

既然都这么多人了,既是一件好事,也是巨大压力。</p>

而且之后肯定要继续扩军的,比如还只是在筹备的安福军。</p>

可以肯定,未来一年左右,兵源大致都只能从安平,浮山两县征募。</p>

哪怕继续攻占下其他县城,他也不打算从其他地方征募。</p>

无他,主要是他准备将安平,浮山两地打造成初期的大本营。</p>

且前期他不准备疯狂扩大地盘,事实证明,势头起势越快的造反势力,往往都没啥好下场。</p>

比如,李自成,方腊,太平道,之类。</p>

另一点就是如今的大燕朝虽然摇摇欲坠,但还真没到气数已尽的地步。</p>

称帝造反这事儿,能瞒多久是多久。</p>

这期间则是多修内功,尽快将大乾的,军政商农,整体实力都提升上来。</p>

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