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燕王握有兵权,必将成为首要制衡对象。那时,我们便可乘势腾飞。"</p>
姚广孝所言不虚。新皇若为朱允炆,遵照朱元璋的教导,定会加剧削藩,且更为严厉。</p>
年轻人行事往往急躁,渴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朱棣便是理想的靶子,既能树立权威,亦能稳固政权。</p>
"待新帝按捺不住时,我们抢先出手,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p>
"哈哈!妙计!"</p>
朱棣闻言,朗声大笑。</p>
"即便小王爷成为储君,我们仍有良机,铲除朝廷内的反对势力,确保小王爷的地位稳固。"</p>
朱棣听后心情舒畅,挥手离去,大步走出庭院。</p>
"传令京城密探,提高警惕,尽可能渗入豪门望族,为小王爷争取支持。"</p>
话毕,朱棣已至院外,跃马向校场驰去。</p>
……</p>
京师内。</p>
朱元璋早早起身,尽管昨夜未得安眠,但他抖擞精神,批阅堆积的奏折。</p>
这时,一封夹在黄卷中的信件引起了他的注意。</p>
"陛下,这是燕王世子清晨送来的。"</p>
一旁的文官忙解释。</p>
"嗯,是炽儿的信,我要仔细看看。"</p>
朱元璋放下朱笔,拆开信封,几个大字瞬间吸引了他。</p>
"改革全国驿站,使之为民所用,并收取适当费用,以充实国库!"</p>
利用驿站创收,恐怕只有朱高炽有这样的创意。</p>
看到这里,朱元璋暗自嘀咕了一句,脸上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丝笑意。</p>
大明疆域广阔,治理不易,虽已稳定发展十余年,但仍未能完全摆脱战争的创伤。</p>
朝廷大臣们绞尽脑汁减少国库支出,然而成效甚微。南北两方需要大量军队驻防,一旦开战,便是巨额银两的投入。</p>
因此,朝廷财政的重担始终令朱元璋困扰不已,一些文臣仿佛洞察了此点,故而对此避而不谈。然而,他的孙子竟大胆地将一封信置于他的案头,让他深感欣慰和感动。</p>
朱元璋怀着复杂的情绪,继续研读下去。</p>
“自大明建国以来,皇爷爷您大力推动各省间的通讯联系,为此建立了近一千座驿站。这些流动的信息站确实提供了不少便利,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p>
“每个驿站需配备传送文书的官员,还要饲养信马,加上马夫和数十个仆人,一年下来,所需的银两和粮食总计数百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