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众人渐渐倾向于朱高炽的观点,朱允炆顿时坐立不安。</p>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先祖的教诲。大国确实需要展示威严,不宜轻易动武。但弟弟,你怎么确保那些异族会接受并延续我们的文化传统呢?"</p>
"依我看,既然他们崇尚武力,就按他们的规矩来,以武力征服,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消除他们的反叛之心。"</p>
"况且,儒家经典深奥丰富,岂是那些粗鄙之人所能领悟的。若让其他藩国知晓,他们会如何看待我大明呢?"</p>
"罢了罢了,今天只是讨论,别当成要立刻执行的命令。"朱元璋摆手笑道。</p>
"今日之言,各位切勿外传。"</p>
"臣遵命!"</p>
方孝儒等人闻言,立刻严肃起来,躬身保证。朱高炽今日的言论一旦泄露,外界定会大做文章。如此聪明的孙子,朱元璋自然不会让他受到伤害。</p>
然而,这次对话让朱元璋陷入沉思,他一路走来,腥风血雨,心中有自己的坚持。那些翰林学士只会空谈,无人能如刚才那般坦诚直言。税收政策看似完备,实则可能才刚刚开始。</p>
对于领土,朱元璋起初也倾向于通过战争解决,毕竟如同帝王一般,征服世间所有土地,是每个君主的梦想。</p>
收回思绪,朱元璋缓缓道:"继续授课。"转身欲走,又想起一事:"炽儿,今晚不必回府,留在宫中与我共进晚餐。"</p>
"孙子遵命!"</p>
朱高炽笑着行礼,朱元璋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很快,朗朗书声再次回荡在书房,而夫子们的面色却难以平复,今日之事,他们恐怕终生难忘。</p>
另一边,朱元璋返回的路上心潮起伏,他的孙子就像一座宝藏,越发掘,越能发现令人惊奇的智慧。</p>
他对治理国家和国家未来有着独特的洞察,尤其是在土地问题上的见解,简直无可挑剔。</p>
对于那些异族,他只关心结果,至于采取何种策略,他并不在意。</p>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从孙子的话语中预见了大明辉煌的未来,这在他心中点燃了一把火。做皇帝前,他最熟悉的就是耕作,所以他怎能不了解异族领地的优越条件。</p>
一年两熟的稻谷,无疑是天然的粮仓。若能全部纳入大明,街头将再无灾民身影。</p>
有了粮食保障,军队的发展也将指日可待,形成良性循环,使大明繁荣昌盛,代代相传。</p>
朱元璋想到这,脸上不由露出笑容,仿佛未来已清晰可见,他甚至开始考虑,朱高炽是否更适合执掌大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