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十六章冲突(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7128 字 10个月前

“只是我等以为,仅仅是北海之战,朝天的支出不亚于千万块,外加一些赏赐损失,两千万大抵不差。”

“如果再加上北海和科尔沁等地的镇抚,三千万是肯定的,朝廷没有余力来弄西南。”

冯显宗面色小心,但嘴边的话却格外大胆:“以臣等之见,只需要再等一两年,朝廷磨砺出适宜西南的高原精兵,到时候盈余较多,正好征发。”

这一番话说起来没毛病,但细细,一思,却大有文章。

前头引出来首辅,后头又说出了臣等。

联系上下文不难猜出,其他人都认为应该暂缓,而朱谋却要求尽快安排。

这就是内阁之间的冲突。

当表面上来看,根本就是一团和气,毫无冲突的样子。

话术,春秋笔法。

朱谊汐为帝多年,对此自然一清二楚。

他面色不变,对于朱谋的心思也猜到了几分。

无外乎急功利切罢了。

表面上来看,随着天下的太平,人口的滋生,大量的财富开始流通,赋税自然不断增加。

大明两亿人一年创造的赋税,已经超过了一亿块银圆。

人均半块银圆。

其中土地占据四成,商税占据四成,外贸占据两成。

而决定性作用的,也是外贸。

中国缺贵金属,源源不断的出口货物,换来了大量的金银,从而使得银本位愈发稳当。

不过,朱谊汐深知金本位才是王道,虽然条件不成熟,但他依旧造出了大量的金币,允许其流通。

大明如今实施的是金银复本位。

也正是因为条件如此优越,每年的常规支用后,还能盈余个两千至三千万块银圆。

但大明实在太大,几乎每一天都有灾害发生。

减免的赋税,支持的钱粮,以及日渐庞大的军队,都吞噬着银钱。

去除一切的支用,真切的盈余只有不到千万罢了。

这一场仗,打去了接近三年的盈余,从而让大明国库只剩下八千万。

考虑到农业社会的脆弱性,一旦有一个遍及数省的大灾,八千万就很危险了。

朝廷达成的共识,必须要足用两年的盈余,才能面对一切未知灾害。

例如此时大明一年支用七千万块银圆,那么最少要一亿四千万才能安稳如山。

八千万确实危险了。

“确实。”

朱谊汐感叹道:“但凡有个天灾人祸,百姓们就苦了,盈余多些为好。”

“陛下明见。”冯显宗忙附和道:“如今西南已经成了熟透的果实,何时采摘全由陛下决断。”

“朝廷国库自有规矩在,万不可行寅吃卯粮之举,如前明一般。”

前明?它不就是缺钱而亡吗?

朱谋似乎以为皇帝好大喜功揣摩其心思,想要一鼓作气解决西南问题,从而为皇帝添加更多的威名。

些许的钱财消耗并不算什么。

况且,最后实在危险了,不还是有内帑吗?

这是官场上秘而不宣的事。

运河钞关一年收近千万,而海关遍及沿海,海贸如此昌盛,最起码能收两三千万。

内帑丰盈。

到时候借一二又怕什么?

毕竟也是为了朱家的江山,皇帝就算是再小气,也总能挤出一二。

提起前朝,不知为何,朱谊汐忽然就想到了内帑。

“一群贪官,又想惦记朕的私库。”

“朱谋混迹官场那么多年,怕是已经沾染了这些俗气吧?”

皇帝面色不变,只是莫名的阴翳了许多。

冯显宗见此,愈发低垂着脑袋,仿若一个透明人。

不过,私底下,他的嘴角却微微一翘。

皇帝嗜财,以钱为本,果然不差。

“朕有意设置北海省,设总督值守,镇抚地方,守我大明北海。”

皇帝忽然道:“冯卿家,不知你可有什么人选?”

冯显宗闻言,心头一喜。

果然,好处就来了。

但旋即,他就平静下来,诚恳道:“此事臣一时间倒是没有上好人选,天下大事尽在陛下心中,圣明不过陛下,以老臣之见,乾坤独断最好……”

“嗯!”皇帝轻哼一声,似乎是满意,又夹杂着不满:“下去吧!”

“臣告退。”

冯显宗忙起身,从容不迫的退去。

朱谊汐望着其背影,呢喃着:“内阁果真变了,朱谋似乎掌控不了咯!”

而离开乾清宫后,冯显宗出了一身冷汗。

“陛下定然是觉察了。”

他心道:“不过也好,这也算是告明了心意。”

“朱谋这些天虽然不是闹得天怒人怨,但也是不妥当,昔日的恩情能够延绵多久?”

想到此,冯显宗挥了挥衣袖,冷笑道:“一年都撑不到吧!”

文渊阁,内阁中。

朱谋正低头思虑着政事。

成为内阁首辅后,他出了亲掌财部,户部外,还把民部掌握了。

次辅冯显宗只有个礼部和工部。

堵胤锡则掌管兵部。

阎应元则掌管刑部。

表面上来看,他倒是大权在握。

但实际上,财民户三部,基本上都是前面阎应信所掌,大量的人脉在此,他刚上位,根本就不好大肆清理。

不然就会被官场笑话,吃相太难看。

这在以往,他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清扫了事,哪怕什么笑话。

当然了,最关键的莫过于战事大起,三部不能出乱子,不然的话就对暂时不利。

而等到如今北海大战结束,倒是可以重整一番了。

“葵相,次辅去了乾清宫了。”

阎应元走了过来,见到四处没人,轻声道。

“去了就去了。”

朱谋毫不在意道:“丽亨,你看看,西南战事将起,这三部亢泄一气,仍旧对内阁大事进行推诿,说什么北海还未完毕。”

“三部胆大妄为,简直不把我内阁放在眼里。”

阎应元被这话说的一愣,晓得其是想清理三部骨干,好给自己的党羽腾位置。

“自是这般道理。”阎应元对此事倒是认同。

在官场上,起起落落是常态,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是正常,何况是首辅了。

“只是,葵相,北海还未停歇,这个时候西南战事就太急了些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