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钢琴大赛初赛(2 / 2)

是的,这群人都是未成年的小屁孩,平均年纪在十一二岁左右,最小的七岁,最大的是一位十四岁湾湾的初中生。</p>

虽然他们的年纪小,但是弹琴的水平却都是出奇的高,基本上都达到了专业级别,完全可以靠这个手艺在社会上谋生。</p>

不过说来也是,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莫芬钢琴比赛,一板砖下去能砸倒一片钢琴天才,找出这么几位,不算出奇。</p>

小屁孩们退场,接下来的演出才是今天的重头戏。</p>

众人纷纷坐直了身子,一位位青年钢琴家轮番上场,各种类型的音乐在歌剧院内回荡。</p>

有恢宏大气,如千军万马般席卷而来的磅礴,也有甜蜜柔美,互诉衷肠的婉转,更不缺天上明月,高山大海这类自然景观。</p>

爱丽丝也上场表演了,绝美的容貌,远超同龄人的高超的技艺,这使得她收获的掌声是其他人的数倍不止。</p>

一场音乐会的长度大概在1.5~2个小时之间,而这次比赛,便可以看作是一次音乐会。</p>

轮番的演奏下,无论是台下的评委,还是那些普通的观众,都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审美的疲劳之中。</p>

所以对于选手们来说,一定是要越早出场越好,因为一旦抽到后面出场,那就意味着,想要拿到高分的难度,就会大很多。</p>

而分数的高低,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他们能否进入决赛,更多的还关乎于未来的职业生涯。</p>

不巧的是,陆寻抽到的就是压轴出场。</p>

坐在台下,爱丽丝双手交叠着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她再度将目光看向陆寻。</p>

陆寻的表情很平静,平静得令她感觉有些疑惑。</p>

“难道他就不担心最后一个出场会影响成绩吗?”</p>

爱丽丝有些不懂,但在她看来,如果是自己抽到了压轴签,一定会感觉到紧张的。</p>

一曲终了。</p>

淅沥沥的掌声响起,从声音中可以听得出来,观众们的状态已经从一开始的激情饱满,变为现在的疲惫敷衍。</p>

但是陆寻不在乎,在他的眼中,无论是第一个出场还是最后一个出场,都不影响他拿第一。</p>

因为他即将要演奏的,是那首传承了三百多年的经典钢琴曲。</p>

《卡农》</p>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p>

那什么是复调音乐呢?</p>

这里就涉及到了作曲的基本知识,众所周知,音乐逻辑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的一种是纵向的。</p>

一首曲子的旋律优不优美,就取决于横向上的两个音符之间是不是符合逻辑的。</p>

那看和声正不正确,就是看它在同时发音的时候,在纵向上符不符合逻辑。</p>

在音乐上,没有人能提出一套完美逻辑系统,古往今来的音乐家都是在不断的在前人的总结下去完善这套逻辑,使得它能尽可能的做到完美。</p>

举个栗子:人类音乐的起源,它一定是单声部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能由一个人独唱,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只能写出这样的旋律。</p>

但是这样的旋律听起来未免太过单调,所以人们又在它的下面加上了一层平行的声部,就相当于多加了一个人唱。</p>

因为是平行的,所以听起来很和谐。</p>

于是古人又想,能不能在两条旋律符合各自横向逻辑的情况下,在纵向上做出一些改变,使它变成两条单独的旋律。</p>

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的西红柿炒西红柿变成了西红柿炒鸡蛋。</p>

两条以上的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p>

这些旋律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良好的和声关系。?</p>

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复调音乐,同时出现了为复调音乐专门制定的创作手法,对位法。</p>

但是复调音乐呢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对位法的规矩也是越来越多,留给作曲家操作的空间也是越来越小。</p>

就像是做数独题一样,既要考虑横向纵向的逻辑,又要避免与前面古人写的音乐重复。</p>

卡农真正牛逼的地方便是在这里,它将一个复杂至极的难题直接简化。</p>

先给第一个声部写一段旋律,然后岔开点位置复制粘贴,直接放到第二个声部上来,然后再给写第二个声部写一段旋律,再复制粘贴。</p>

无限循环往复,从理论上来说,这首曲子可以一直这样写下去。</p>

看起来并不难,实则一点也不简单。</p>

在各种条条框框的加持下,还能写出这么新鲜有趣的东西,卡农的作曲家完全不亚于带着手铐脚镣还能跳上一曲芭蕾舞。</p>

(/21928/21928991/1010065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