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林一言的安排,金成将那篇署名文章发给工程九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部门负责人征求意见,不出意外的是,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p>
林一言对此十分得意,叮嘱金成将那篇文章编入《工程九院简报》专版,立即下发至集团所属各单位,要求各单位迅速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学习,并且要反馈组织学习的情况。</p>
对于林一言的这种做法,金成在内心里是抱有看法的,暗自叹道:“老林啊老林,你这个人大概是嚣张跋扈惯了、入耳的恭维话多了,所以被蒙蔽了双眼……真是可悲可叹!”</p>
金成想起来在写这篇文章前,那天林一言对自己说的话,似乎在暗示自己好好写,类似于“好好干,会有发展的机会”,虽然那只是“暗示”,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写好这篇文章,我给你升职加薪”,但是转念一想:“老林,既然你这么说,我也就厚脸皮一次,到九院一转眼五六年时间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恩恩怨怨也就不提了……眼看着你明年年底就要退休了,从工作态度到业务能力,再到学历、资历、职称等各方面,我金成完全应该能够更进一步,升职为副处级……那么,既然你只是用我,却不重用我,显然是没有把我当作你的自己人,或者说只把我当成一个埋头拉车的大傻子……事到如今,是时候该写一封自荐信,提出我的合理诉求了!你老林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至少要让你思想上背负应有的包袱,而不只是背地里把我当成傻子笑话……”</p>
说干就干,当天下班后,金成写了一封“自荐信”,道:“尊敬的林书记,您好!今大局定、要事决,特不揣冒昧,浅抒衷情,望您拨冗鉴阅。</p>
“我参加工作至今十三年来,特别是到九院五年多来,几经磨砺与成长,感慨良多。算来跟您时间最长、所学最多、情感最深,最感念的是,您带我行平原市、徽京,随后力挺我定‘主管’;听您讲当年西门子谈判的传奇故事,指导我写‘六周年’‘七周年’文章,以及起草党课、第二次党代会报告……遵您教导,我‘在总结经验中成长,在适应环境中成熟’,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写作水平大幅提升,深感培养、抬举之意。‘马逢伯乐嘶奋蹄,人遇贤主思奋进’,这‘知遇之恩’,我珍藏于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