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你玩什么命啊?(2 / 2)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3094 字 2023-04-01

就在李子权拜访太原王氏的时候,杨广也没有闲着,他让人把检校礼部侍郎崔君肃叫来。

这几天由于杨广露出了要清洗冀州官场的苗头,崔君肃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可就是这样,他的观点仍旧与李子权不同,李子权主张大家一起强硬抵制,必须让杨广明白冀州名门绝不让步的态度。

崔素肃却认为山东士族不占道理,也没有令杨广妥协的乱世背景,如果与杨广硬碰硬,一定会引起皇帝深层次的打击。而所谓的联盟在强权面前,很快就会分崩离析、溃不成军,根本不可靠。

也正是因为意见不统一,他昨天晚上才用“拖字诀”把李子权打发走了。

杨广看了拘谨的崔君肃一眼,不却声色的喝了一口茶,这才叹一口气道:“崔氏乃是天下名门,自汉以来,就为这个天下培养了大量人才。正是因为崔氏在持续数百年的乱世之中源源不断输出人才、努力保存典籍,我族文化、文明才至于断了传承。以前我还是并州大总管之时,听说崔氏藏书阁藏书万万卷,恨不得一睹为快。”

“然而内部事务繁多,外部又要抗御北方的突厥汗国,好不容易稳住局势,却又去了扬州,至今都无法拜访清河崔氏,饱览众多经典,实乃遗憾之极。”

杨广这可不是吹捧,更不是说说而已,他和杨坚一样爱书,而且他们一直努力收集、修复古之典籍,好让古代文化、文明代代相。也正是在他们父子的努力之下,使得秘书省的藏书总数高达37万余卷、77000多类的图书。而且杨广为了让大家都能学习和使用,专门在大兴宫皇城、洛阳紫微城皇城设立收藏副本的观文殿。

此外,又在国子监和各个州的大学也办了类似的藏书馆,大学的藏书量虽不如观文殿那么全,却也多得让人无法想象。

然而杨广却知道很多所谓的“遗失”、“毁于战火”的典籍,都可以在山东士族的藏书阁之中找到。若是可以拿到手,他一定会印刷出来,然后让大隋王朝所有学子学习阅读、增长见识。

崔素肃也听出杨广并非是在客气,而是真心实意,这让他既为家族的底蕴感到荣耀和骄傲,也佩服杨广对书籍真挚的喜爱、保护,他拱手说道:“家兄当年也对微臣说过,说先帝和圣人对典籍的挚爱、对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无人能及,也曾想录出副本,交给朝廷。然而当时纸张价格极高、又没有活字印刷术,加上家兄去世得早,故而无法交给朝廷。”

这话,当然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在廉价纸书、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前,书籍是昂贵的传家宝,垄断了书籍,就等于是垄断了知识和人才,谁愿意分享出去啊?但是现在则不同了,如果他们崔氏能够可以换取一些实在的有价值的东西,他也愿意将不太重要的典籍奉献出来。

念于于此,又说道:“如今印制成本微薄,印制方法便利,鄙族为了保护书籍、保护孤本,也印制了很多副本,若是圣人需要,清河崔氏可以献给朝廷几套。”

双方既是在说书籍,也是在说当前事。崔素肃听出杨广是在以书喻人,同时也是认可保护书籍和文化清河崔氏,之后的弦外之音就是说会碰清河崔氏的核心利益。

而杨广早在两年前就向清河崔氏之主、崔君肃的弟弟崔君宙提出要求,希望他把藏书借给朝廷当范本印制,然而他们始终不答应,之后说了,依然推三阻四,然而此时的崔素肃竟尔说出“很多副本”、“可以献给朝廷几套”。

由此可见崔君肃在当前时势之下,既是愿意献书,也是在向他表示妥协的态度,表示他们他们可以“献出几套”。

既然话说到了这一步,杨广也就没有卖关子了,立时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之上。“幽州义仓大桉的发生,让我发现大隋义仓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而冀州百姓更是因为受幽州影响,纷纷要求朝廷彻查冀州义仓。所以我决定全面清查天下义仓粮库,第一步便是要求得最激烈的冀州。但是‘蜀王和高相国、张相国等人’认为辽东局势复杂,卫王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建议我适可而止。”

说到这里,杨广目光注视崔君肃,缓缓的说道:“我也明白卫王的后方不能乱,可是我连卫王都严惩了,自然没理由放过贪官污吏。如果不听民意、不查冀州,那便是一意孤行、赏罚不明,最后不但失去民心,还会影响到东路军的军心。所以我现在是左右为难,不知崔侍郎可有两全其美之策?”

崔素肃在路上就有了心里准备,心知这个问题根本避不了,闻言便说道:“圣人,微臣认为关键是要证据充分,如果有人执法犯法,那就应该追查到底。可如果有人像高士开、王世师、魏显宗那般因为家小被人挟持、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朝廷也该谅解。”

“这个当然!”杨广很是宽宏大量的说道:“毕竟朝廷在高士开、王世师、魏显宗的问题上也有责任,因为朝廷保护不了自己的官员,才使他们家小遭人绑架、挟持。他们也才走上犯罪的道路。理当谅解。可如果有人自己堕落,那我肯定不会饶恕,不然,何以治天下?”

“至于冀州义仓,朝廷一旦彻查,肯定会涉及到很多官员、很多名门。我给崔侍郎交个底,如果涉及到清河崔氏子弟,我可以给他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并且调他们到其他地方任职,以观他们是否有改过之心。至于其他人,一个都不会轻饶,崔侍郎对此,可有异议?”

从本意上说,杨广非常想借此机会将山东士族在官面上的势力一网打尽,然而要是当真这么做了,山东士族定然与关陇贵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到时候,他所面临的敌人将会恐怖无数倍。所以适当的让步,至少能够让山东士族维持现状,不至于把他们逼向关陇贵族。

而他此时表达出来的意思,则是只清除清河崔氏的外围势力,而不动他们的子弟,不过他为了塑造和保护自己“公正”的帝王形象,必须把犯了事的清河崔氏子弟调走,否则,无法向天下百姓交待。

崔素肃也明白此理,而且他知道杨广已经对他们清河崔氏做出最大的让步了,如果还不识趣,杨广一定公事公办,又哪有什么悔过的机会?

他拱手道:“多谢圣人给予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是鄙族当真有人执法犯法,圣人哪怕将他们调到偏僻山区,微臣也无异议。”

崔君肃的表态,令杨广十分满意,只因崔君肃这一表态,意味着山东士族在对待朝廷清洗冀州官场一事上,正式走向了分裂,同时也为他彻查冀州义仓、在冀州推行规避制和轮换制减少极大的障碍。

看了看神色澹然的崔君肃,杨广忽然又想到叫嚣着辞职的李子权,他稍微一想,便决定给山东士族几大名门制造麻烦、矛盾,微笑着说道:“崔侍郎,令侄女知书达礼、温婉贤惠,我和皇后十分欣赏,只是国事繁忙,忽略了一些事儿。我决定册封她为修华,名入皇族,明日,我便让皇后授予诰命、朝服、鱼牌。”

崔君肃愣了一下,紧接着大喜过望,拱手道:“多谢圣人。”

崔君肃的父亲名叫崔彦穆,他的伯父崔彦珍是独孤皇后的外祖父,如果从独孤皇后这里算,他比杨广高两辈,可是杨广又纳了长兄崔君绰之女为妾,所以又降了一辈。不过侍妾在这年代与货值无异,没有丝毫地位可言。

在她刚进入杨家为妾之时,还有人关注,杨广登基之初,清河崔氏对她的关注则是到了极致,然而杨广始终没有给她一个诰命,因而崔氏关注澹去。

时至今日,清河崔氏除了崔夫人的母亲以外,早已没人关注崔夫人这个人了,便是崔君肃这个当叔叔的,也不例外。这忽然之间,却听到这个好消息,自然欣喜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