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p>
众人的目光移不开,还落在封青岩的头顶上,看着凤凰,看着麒麟……</p>
“可惜不是真正的天地祥瑞……”</p>
大教谕颇得陇望蜀说。</p>
“圣庙祥瑞,亦是祥瑞。”</p>
安修淡然一笑说,亦想不到自己刚收的弟子,在请圣泽上竟有如此一番景象,实在有些意外。</p>
至于真正的天地祥瑞,谁敢奢望?</p>
这时,安修走下圣庙台阶,在广场上负手而立,其他教谕、教习纷纷走到其后,与学子相对整齐站好。</p>
老教谕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高声礼赞唱:“薪火相传,拜先生。”</p>
众学子闻言,赶紧回神整理衣冠,恭敬跪下。</p>
“一拜,自强不息。”老教谕唱道。</p>
学子拜下。</p>
“二拜,厚德载物。”老教谕再唱道。</p>
学子再拜下。</p>
“三拜,孝亲尊师。”老教谕三唱道。</p>
学子三拜下。</p>
当众学子起身后,老教谕再唱道:“呈束脩。”</p>
封青岩听到怔了一下,自己可是没有带来,看了看四周的学子,似乎都没有带……</p>
这如何呈束脩?</p>
此时,有礼生(注)捧着盛有六礼束脩的托盘走向封青岩,示意他代表诸学子呈送六礼束脩给先生。</p>
六礼束脩,即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肉干。</p>
芹菜:意为勤奋好学。</p>
莲子:意为苦心教学。</p>
红豆:意为文运高照。</p>
红枣:意为登天下榜。</p>
桂圆:意为启窍生智。</p>
肉干:以表学子心意。</p>
封青岩接过六礼束脩,在众学子的羡慕中走向诸位先生,躬身拜下敬上束脩,道:“请先生收下。”</p>
“请先生收下。”</p>
封青岩身后的学子,齐齐躬身拜下。</p>
这时,安院主代表书院的先生,接过学子的六礼束脩,置于身后就转交礼生接过,然后与学子回礼。</p>
他身后的教谕、教习,纷纷回礼。</p>
拜师礼结束。</p>
片刻后,一直站在台阶上的老教谕,高唱:“净手净心,去杂存精。”</p>
在老教谕声音刚落下,就见有上百的书院仆从,有序端上一盆盆清水。</p>
盆,是木盆。</p>
水,是清水。</p>
每个跪坐着的学子身前,皆放有一盆清水。</p>
这时,学子在礼生的示范下,将手放到木盆里正反各洗一次,接着擦干。但见有些学子身上,却闪过如同水膜般的水光,似乎洗去了什么,让不少学子诧异无比。</p>
封青岩身上,倒是没有什么水光闪过。</p>
几乎所有名声在外的学子,身上都没有水光闪过……</p>
“哈哈,吾身上有水光闪烁,乃异象也!”</p>
有学子兴奋道。</p>
这可是连封三鼎都没有的异象啊。</p>
这让不少身上有水光闪过的学子,顿时得意和自豪起来,感觉自己还是有胜过封三鼎,胜过他人的地方。</p>
“汝等洗去的乃是杂念,有何好自豪?”</p>
有学子见到,忍不住出言解释,“杂念越多,水光就越亮,而没有水光亮起闪过,说明杂念不多……”</p>
“呃……”</p>
“不是吧。”</p>
那些刚刚自豪起来的学子,顿时有些尴尬了。</p>
“肃穆!”</p>
礼生见广场上喧哗起来就出言。</p>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p>
书院希望学子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p>
当众学子皆净手净心,木盆被书院仆从撤走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