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指了一下台下说道:“看来那个叫中田的小子还来劲了,我不管你是真心不服还是想用激将法来套我话。现在我们家的直升飞机就在楼顶上等着呢,你要是真有功夫,不妨陪你叔叔我回承德开开眼,看看什么叫做高科技。”</p>
好端端的一场学术交流会转瞬之间被搅合出了街头斗殴的架势。中田伊一毫不示弱,紧跟着袁勇坐电梯来到楼顶,发现楼顶的停机坪上果然有一架50座的“直29型”直升机准备起飞,螺旋桨已经旋转了起来。袁勇拉着中田伊一几便步跨进了机舱。随后对着那些跟上楼顶的记者们说:“如果有空的话,大家不妨也跟我们过去做个见证。”后面跟来的几十名扛着摄影机的记者也一哄而上涌进了机舱。</p>
直升机离开了楼顶,袁勇掏出手机播出去一个电话:“大哥,让咱们的人都到玻璃艺术馆大院里集合,隐姓埋名地干了三十多年地下工作,也该让大家见见阳光了。”十几分钟之后,电视镜头以鸟瞰的角度拍到了位于上二道河子的银河御府和玻璃艺术馆。</p>
飞机还没在玻璃艺术馆门前落稳,袁勇便薅住中田伊一的胳膊跳出舱门,电视镜头紧跟在他们两人的身后。从背后看过去,本来只是个小矮胖子的袁勇的个头还要比中田伊一高出一手掌。写着“中国玻璃艺术馆”的招牌的旁边又多了另一个大小相当的招牌,上面用同样的字体写着“中国科学院天文研究所第二设备实验室”。</p>
镜头追着袁勇进到了玻璃艺术馆的院子。玻璃艺术馆的院子里站满了身着不同等级工装的工程师和技术工,这些技术人员男女齐全,老中青都有,总共有一千多人,全都是圆滚滚的小胖墩,无论是什么颜色的工装,胸前都别着一枚和袁媛同款的金质紫荆花胸针。大家人情洋溢地鼓掌,欢迎记者们的到来,就像国有企业的员工接受厂长检阅一般。袁勇向记者们介绍道:“这些就是我们三十年来培养起的科研队伍,这些人全都毕业于985院校,无一例外地拥有博士学位,有的人甚至还拥有两个或者三个博士学位。”</p>
院子靠北的方向有一排由红砖砌成的十几间大仓库,此时这些仓库已经统统把铁门打开。所有的内部陈设都能从外面一眼看见。袁勇先带着大家进了第一间仓库。仓库大约有一百平米,正对着大门的那面墙摆满了两米多高的铁柜子,铁柜的每扇门都被打开,钥匙挂在门锁上。屋子中间是一个有一级台阶那么高,三米见方的展示台,展示台上摆着两台比家用写字台体积略大的设备。</p>
当着记者们的镜头,袁勇指着放满资料的铁柜子对中田伊一说:“中田先生,现在可以把你衬衣纽扣里的针孔摄像机关了吧?待会儿你可以去找保安录个指纹,我们实验室随时欢迎你来窥探各种技术资料。”所有记者都把镜头对准了中田伊一,众目睽睽之下,大家分明看到这位厚脸皮的日本记者的脸皮红透了。</p>
袁勇走到展示台上,说:“这一台像手术显微镜一样的设备叫作多焦点双镜面相干光源立体天文成像系统,这个东西虽然看着不大,但是我们为了设计它,我们光是工艺流程和设计图纸就足足用了16吨重的纸张。待会儿我们可以把它推到院子里,让大家站在光天白日的大气层之下都可以毫无障碍地看星星。”</p>
袁勇指着另一台设备对大家说:“那边的像织布机的设备叫作点阵激光高精度设备元器件加工系统。估计现在大家看不出他有多厉害,待会儿各位可以用它上上手工课。我敢保证,他要比那些动辄造价数十亿美元的高精度车床好用多了。”</p>
有几个比较猴急的记者把那台叫作“多焦点双镜面相干光源立体天文成像系统”的东东推到了院子里。他们还没来得及把目镜盖子打开,光是仰头看了一眼天空就不由得惊叫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