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恰如此时此刻(1 / 2)

颜政看过S区的斗争,这类书籍教会他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暴乱的时候,前期一定不要硬打官府势力强大的地方。

必须抱着捣乱的想法,将四面八方都弄得乱糟糟的,只要让除了城市外的地方,都陷入无政府状态,那么乡绅宗族影响下的地区,就一定胜不过有枪杆子的队伍。

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也非常的精妙,总结到一句话,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因为古代王朝,没有能力将政权建设到基层,往往都是皇权不下县。

乡约治理地方,地方乡贤和乡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地方的司法权和执法权。

甚至可以引申为一种意识形态,乡约成为观念性的东西,根深蒂固的植根于封建王朝的底层百姓之中。

乡约的影响有多大呢?乡约最早来自《周礼》,真正成文是《蓝田吕氏乡约》。

经过朱熹对儒学的发展,确定礼必须下庶人,故而他改编,写出《增损吕氏乡约》。

等到大明时期,一般都是让乡老,以吕氏乡约为基础,进行各地乡约的确定,用来教化百姓。

乡老也据此来处理农村、乡镇中的百姓内部矛盾,即便是县令在处理某些案子时,也要请几个乡贤,来询问一二,否则的话,地方大族定会使绊子。

对于地方大族来说,乡约已经成为他们的利益所在,对于平民来说,乡约已经成为他们的价值评判的标准,成为他们固守的观念。

封建时代的愚民政策,使得平民对这些东西非常的顽固,乡贤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共同维系一套封建体系,实现上层对底层的奴役。

所以有些人怒骂清末的百姓麻木不仁,其实这不对!观念性的东西,他们也是从上一辈人口中听来,融入他们的行事准则中来。

这种思想上的奴役更为可怕,贫寒之家可以为了“孝”,大行厚葬之风,为此卖屋卖田也在所不惜。

各种庆吊往来,各种俗礼,也深深加重他们的负担,更别说对女性的压迫上。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打造一种无政府状态,再由更先进的组织补上,取缔乡约后,重新普及新观念、新知识,让他们明白,谁才是真正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

只有把这个捋顺了,老百姓的观念里有了不同的东西,他们才能跟着你走,才会生出许许多多的新想法。

单靠几篇文章,只能让知识分子激昂,必须亲自去做、从小处开始做,才能量变到质变。

可惜,颜政本质上还是“反动”的,虽比大明朝廷先进一些,可他最怕大明的百姓,在思想上觉醒起来。

所以他制定的策略,是首先假扮“麻匪”,让南赣地区的无政府状态扩大,而后打出“枪在手,跟我走,杀地主,抢碉楼”的旗号。

等收拢人口之后,便给他们一种全新观念,即告诉大明的百姓,他们痛苦生活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托生在了明国。

通过明裔移民老乡的谈心,让他们感受到,东秦空气都是香甜的,在东秦不吃饭都能活几年。

只要形成这种风尚,那么南赣的百姓,自然而然就跟着走了。

…………

半个月后,深夜的广州海关,一艘东秦的火轮船,冒着星星点点的火光,从夜幕中驶进港口。

海关人员早已经在岸上等候,凹凸镜探照灯亮晶晶的,让码头处格外的光亮。

此处栈桥已经清港,只有这么一艘火轮船,随着船上一盏灯,一亮一灭、一亮一灭。

岸上也有人员,利用灯光进行交流,得到一切正常的信号后,船上和码头的人员,都快速的行动起来。

黄文峰就站在一旁,广东商贾没有多少选择,几乎很快就认捐三十万两,即便不能把断腿接上,也能博得东秦君上的好感。

不一会儿,从船上走下来一个穿着黑色束身布衣的男子,还用一块黑布包着头。

“赵云毅同志,欢迎你们来到广州!”海关总署长宋承宪,主任苏楚,纷纷上前握手打招呼。

“多谢海关的同志!我们此行保密等级很高,这是国府的特令,你们依照特令行事即可!”

“没问题!”宋承宪接过特令,挥手让人开始卸货。

一个个木箱子被卸下,立马装上早已等候的马车,朝着珠江的码头而去。

船上的人员也一排一排跑下来列队,他们一个个都穿着布衣,看上去倒像是明人装饰,衣服没有统一,只有头上的黑布包头是统一的。

一共跑下来数百人,还卸下来不少粮食,以及几十个随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