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掩涕太息民生艰(2 / 2)

大明皇弟 老山活着 4972 字 7个月前

如果按照内阁提出的建议要进行财政改革,第一步势必要清理田亩。拿出来祭旗的必定是张皇后的娘家,想到这里,他又有些犹豫起来,不得不慎重考虑。罢了,饭还是一口口吃,暂时先放一放吧。</p>

主意既定,朱祐樘便对两人说:“两位都是朕的肱骨之臣,心忧财政,本是替朕操心,增加国库收入。唉,一个丁门小户的人家,打开门来尚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大事,何况一个国家?手上没有银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p>

不过嘛!两位爱卿做事不能太过操切,凡事还是要有个度。朕看这份财政改革计划过于激进了,有些做法还待商榷,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则会让功勋子弟寒心的。这样吧,这事情让朕仔细思量一下。你们也回去让户部拟本送呈上来,到时候再议,如何?”</p>

刘健见朱祐樘态度敷衍,打起了太极。心中一急便脱口而出:“皇上,财政国之大事,岂可如此敷衍?您这样畏手畏脚,如何能够中兴大明?”</p>

朱祐樘知道他性急,倒也不介意,只是摆摆手说道:“希贤啊,汝言重了!任何新的政策实施推动还需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朕尝闻谋而后动,思而后定,如今盐税改革刚刚初见成效,现在又马上推出子粒田税,是否合适呢?</p>

今年盐税不是提高了两百万两银子吗?这说明还有成长的空间。盐改尚未彻底地完成,马上又推出一个子粒田税法,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影响到盐税改革。朕以为朝廷需要的是政局稳定,太激进了反而适得其反。</p>

这份提案是出自礼部丘濬之手吧,他的《大学衍义补》朕也看了,的确很有见地。只可惜,他提出的财政改革方案也是过于操切了,朕不取也。</p>

两位爱卿,朕心里也急,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就知道大明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步改革,都会牵涉社稷安危。朕不敢不慎!朕继位后每走的一步都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一步错则步步错啊!朕如何敢不慎重。</p>

两位爱卿,朕清理朝廷弊政这个决心是有的,但不希望所有的矛盾集中爆发,如果阻力太大,新政反而推行不下去。这份奏折容朕再思量思量,你们也多想想,看看有没有纰漏,能不能制定一个缓和些的办法,避免激化矛盾。”</p>

说到这里,朱祐樘拍拍椅背,说道:“好了!两位爱卿,今天就到这里吧,朕也有些乏了。”</p>

“臣等告退。”</p>

刘健和李东阳见皇上赶人了,只好起身施礼告辞。出了建极殿,刘健懊恼地说道:“哎,皇上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保守,过于优柔寡断了。皇上不敢给子粒田征税,还不是因为张皇后,也……”</p>

“刘首辅慎言!”李东阳立刻阻止刘健的口无遮拦,劝道,“皇上生于忧患,比任何人都有危机意识。皇上虽非英主,却是明君。正如皇上所言,盐政尚未全部达成目标。现在就提出粒子田,的确有些急于求成。下官也以为皇上言之有理。我看还是先缓缓吧。”</p>

“宾之,你……哼!”</p>

刘健一听李东阳就这么一会儿立场就有些动摇,内心顿时大为不满。一甩袖,气咻咻大步就走。李东阳在后面苦笑了一下,摇摇头,加快步伐追了上去。</p>

……</p>

弘治十六年十月十九日申时,经过一个时辰的航行,戚宁护送朱厚炜一行顺利抵达福山千户所。</p>

福山千户所有一个港口,正处在一个海湾里。海湾里面有一条小河从这里入海,港口码头稀稀拉拉停着两条海沧船和一些小渔船,整个湾区象一个耳朵形状,北方如喇叭状面向辽海,其他三面都是陆地,海岸除了东南面是沙滩外,其他地方都是岩石。</p>

东面有突出入海的一片陆地,上面还有一座小山,西南面也有一座小山。一般飓风都是自东或南而来,这处地方避风比较优越,但湾口没有阻挡,避浪性较差。</p>

戚宁就出生在这里,对登州有很深的感情。他兴致勃勃的向朱厚炜介绍登州情况:</p>

登州卫设于洪武初年,因登州“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冀燕云,航运之所达,可以济咽喉;备倭之所据,可以崇保障”;“外抨朝辽,则为藩篱,内障中原,又为门户”,实地处要津,为“南北关钥”。</p>

因此,朱元璋建国后将登州升格为府,并将登州守御千户所升置为登州卫。卫指挥署设于登州城内,隶属于左军都督府山东都司。其领导机关为登州卫指挥使司,初辖左、中、右、前、后和中左、中右7千户所,屯田1200余公顷。</p>

常备军有京操军春戌1276名,秋戌733名,捕倭军820名,守城军250名,种屯军114名,守墩军18名。后又增设中前千户所。</p>

洪武十年(1377),调中前千户所于福山,称福山千户所,仍归登州卫统辖。</p>

听到他的介绍,朱厚炜远远望过去,那福山千户所离小河大概两百步远,城高二丈,外面包了城墙,看不到里面情形,城外沿河两边有一些的田地,空荡荡的都是草垛,看样子已经完成了秋收。</p>

众人在木制栈桥上上了岸,戚宁亲自去千户所报讯。站在码头,朱厚炜仔细打量岸上情况,码头附近岸边地形平坦,离海边不远便是田地,秋收之后显得一片萧索。</p>

朱厚炜收回目光,正巧戚宁也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人。</p>

“殿下,这位是福山千户所刘千户,这是百户康平。”</p>

戚宁一见面就跟朱厚炜介绍,这刘千户穿了一身旧的千户官服,干瘦干瘦的。再看那百户,就更不象样子,没有官服不说,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两只鞋子都不同,鞋背上还有几个大洞,卫所糜烂可见一斑。</p>

“参见殿下!”</p>

两个人赶紧叩拜见礼,朱厚炜伸手把他们搀扶起来,先是慰勉了几句,然后指着附近的围观的人群责问道:“刘千户,我来问你,福山千户所的军户为何这么贫穷,怎么这么多地抛荒了。”</p>

从千户所城堡里出来一群人在远远的围观,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一个个衣衫褴褛,简直像群叫花子。几个十多岁的小孩跑的最快,全是光脚,有两个更是连裤子都没有。看着就让人心酸。</p>

朱厚炜打量这些军户,心里面十分酸楚。这哪里像是军人,十足的叫花子,脏不用说,衣服破烂不堪,补丁盖补丁,大部分光脚。最可怜的还是那些孩子,有些小孩裤子都没有,跑着的时候还好,现在一停下来,都在发抖。</p>

“殿下,下官冤枉。这可不怪下官……”</p>

刘千户和那康百户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讷讷不敢回答。戚宁苦笑一声解释道,这两年山东遭了灾,粮食减产很厉害。</p>

同时,卫所军丁还需要负担戍守京城的任务,一旦被选中了,那么每年农忙过后,就要调度到京城守卫,路费要自理,而且要到第二年农忙开始前才能回去,可谓来回折腾。</p>

福山千户所倒霉透了,连续两年被选中,所以留在这里的都是老弱,那些正丁都去了京城。又恰逢两年连续灾害,留在这里的余丁和老弱,要不是卫所送来救济,都快饿死了。</p>

“哼,怎么不向卫所申诉,戚宣这个指挥佥事是干什么吃的,这里的军户家都穷成这样了,还把青壮抽调出去,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够安心戎守?”</p>

戚宁无奈的叹了口气,解释道:“卫所也想尽的办法,可惜这次受灾的地方很多,朝廷的救灾赈济杯水车薪。没法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还算好的,这福山千户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人饿死。”</p>

“什么?这里还算好的。”</p>

看朱厚炜满脸怒色,何鼎勉强从担架上起来,走到他身后拉拉朱厚炜袖子,轻声劝道:“殿下。稍安勿躁。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还是进城再说吧。”</p>

朱厚炜哼了一声,铁青着脸率先向城堡走去,看到他过来,那些像乞丐一样的军户纷纷散开,躲得远远的,仿佛他就是瘟疫。看到这一幕,朱厚炜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p>

这就是所谓的“弘治中兴”,这实在太让他失望了。来到这个时空,朱厚炜还是第一次目睹最真实的大明底层,他原来以为弘治年间老百姓过的还算不错。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军户们竟然贫困如斯。</p>

一路上,何鼎悄悄对他解释了一番。原来随着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卫所制也出现了大问题,其中直接的问题就是:军队的士兵和土地大量流失,被划为了私产。</p>

士兵的流失,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土地兼并,大量本来属于军户的私田,被豪强地主以及军队将领,用各种名目私吞。军户没了地,却还要承担国家的赋税,最后没办法只能跑 路。</p>

同时正军所负担耕种的军田,也容易被当地军事将官吞并,原本给国家当佃户的士兵,变成了给将领自己家当 佃户。</p>

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士兵的地位更加低下,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擅自调动一百名士兵就形同谋反,可到了中后期,士兵们经常被调动,给达官贵人家里干私活。</p>

没有了土地经济的保障,士兵人员也严重缺编,经常是账册上有数目庞大的士兵数量,仔细一查对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而且仅有的士兵,也经常是一些老弱残兵。</p>

如此一来,曾经横扫天下的大明军队,就变得越来越不给力了。明朝战斗力的退化,从中期开始局面就非常严重。</p>

比如“土木堡之变”后,名将郭登临危受命,担任边防重镇大同的总兵。到任后才发现,按照账册,大同原本应该有兵马八万多,实际却只有一万多。边防重地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p>

而相比于卫所制的这些问题,对于士兵们来说,卫所制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它的僵化。在这套制度下,将领的后代永远是将领,士兵的后代永远是士兵,当兵的种地打粮或者修墙铺路,都基本上很难出头,除非是战场上立了大功。</p>

可具体到卫所里,进入作战部队的几率,在边境是百分之三十,在内地是百分之二十,进了作战部队,碰到立功机会,也同样是困难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没积极性。随着明王朝的演进,越发失去保障且没有积极性的明军,战斗力也一度直线下降。</p>

何鼎把现在的情况介绍完后,才指着衣衫褴褛的刘千户和康百户说道:“殿下,看他们这副穷困潦倒的样子,这两位就是好官。他们没有黑了良心盘剥这些军户,殿下,如今这样的好官不多了,您错怪他们了!”</p>

上辈子作为退伍老兵的朱厚炜,最见不得军人的家属受苦。听说自己错怪了这两位好官,便站起身来,朝刘千户和康百户深施一礼,吓得两人又扑通拜倒在地。</p>

朱厚炜红着眼圈把两人扶起,说道:“刘千户,康百户,你们是好样的!爱兵如子,愿意和你的士兵同甘共苦。是我错怪了两位好长官,我向你们道歉!”</p>

刘千户哽咽道:“殿下,俺没本事,救不了乡亲们。这些乡亲都是跟着洪武皇帝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军人后裔,要是盘剥他们的子孙,俺怕天打雷劈呀!”</p>

朱厚炜伸手从何鼎手中拿过来一千两银票,这是他在宫中多年的积蓄,他把银票塞在刘千户手中说道:“本王现在只有这些银子,帮不上大忙,请用这些银票请刘千户去卫城购买粮食、棉花和布匹,分发到每家每户,冬天马上到了,要让乡亲们吃得饱穿得暖,先度过眼前的难关。”</p>

拿着这些银票,刘千户嘴唇哆嗦,眼泪唰唰的流了下来,康平也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刘千户声音颤抖地说道:“殿下,这……这如何使得?”</p>

朱厚炜噙着眼泪叹息道:”收下吧!没什么使不得的。是朝廷对不起你们,没有治理好这个天下。我替他们赎罪!”</p>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这话传出去可不得了,诽谤朝廷,可算得上大不敬。即使你是皇子,那些御史言官肯定会弹劾他,让朝廷予以严厉惩处。</p>

朱厚炜心中愤懑,根本不在乎这些,继续说道:“老何,麻烦你回去一趟,告诉父皇。本王打算留在福山千户所,不让这里的乡亲过上好日子,本王绝不离开这里。”</p>

何鼎大吃一惊,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哀求道:“殿下,这可使不得啊!皇上还盼着殿下回去呀!”</p>

朱厚炜抢过去把他拉起,态度坚决,说:“孤意已决!老何,把我的原话告诉父皇,不能够让我们的军人流血又流泪。孤要替大明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赎罪!</p>

老何,回去把我的实验室搬来,告诉我父皇,请把福山所封给我作封地,把福山千户所的班军调回来给我作卫队。两年以后,我还父皇一下天下第一千户所。”</p>

这天下午,此言一经传出,整个福山千户所哭作一团……</p>

(未完待续)</p>

(https://www.yqwxw.cc/html/120/120982/543025750.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