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喝的时候王法无意间听到有人谈论屋王山上有一伙山匪,便开始仔细听。
这伙土匪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恶不作,凶狠残忍,烧杀抢掠,坏事做尽,丧尽天良。
而是有一套自己的原则:
瞎子聋哑残疾不抢
2节妇孝子不抢
3寡妇独子不抢
4婚丧嫁娶非仇不抢
5婊子老鸨不抢
6学生苦力不抢
7先生郎中不抢
清官还乡不抢
听完之后王法感到很惊讶,因为在蓝星小时候看的影视剧中对土匪从来都是坏人的代名词。长大以后自己的思维成熟了才摆脱了儿时的幼稚想法。
土匪是华夏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类人,他们中既有行侠仗义之士,也不乏为非作歹之徒。土匪文化在作家笔下与传统文化中的侠士、游侠相结合,变成了文学作品中敢作敢当、身怀绝技、除暴安良、义薄云天的典型。
土匪形象,都是人性与匪性的结合体,其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有着正常人的喜怒哀乐。
土匪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凶狠残忍,杀烧抢掠;他们劫富济贫,侠肝义胆。在百姓眼中,他们是绑票勒索,坏事做尽的恶人,同时也是有胆有识,不畏强权的勇士。
在统治者眼中,他们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隐患,是一群野蛮的乌合之众,是被坚决围剿的对象。
古代社会中的游侠,草寇,倭寇等已然具备了土匪的特性,并且,土匪只是一个较为官方的稱谓,除此之外还有地区称土匪为“响马”“胡子”等。
随着时代的演变,土匪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大抵分为积匪、侠匪、外来匪,政治匪、兵匪、农匪、海匪、湖匪、农匪等。
在某种意义上土匪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
土匪之于正统思想,一直被视为乌合之众。事实则不然,他们有自己强大的武装力量,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
每个小匪在入伙之时都会带上自己的“局底”,从重要信息至枪炮、肉票不等。每一股土匪在成立之时都会占山报号。
土匪的名号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类:以某种动物为名,如座山雕、花蝴蝶;以自己的外貌特征为名,如老洋人、独眼龙;以自身特长为名,如马快腿、双枪驼龙。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有自己特殊的言语表达,甚至于还创造出了一套完备的礼仪习俗,如婚丧、入局、退伙等,每个步骤都在匪界有固定的被匪众普遍认可和遵守的“绿林规范”。
再者,土匪内部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和严厉的奖惩制度。
土匪的内部成员等级划分主要有“大当家”(大当家、大哥)、“里四梁”“外四梁”“崽子”四类;绝大多数土匪的都要求遵守“四盟约、八赏规、八斩条、十不抢”。这种独属于匪界的“金科玉律”一直在历代土匪中不断被发展、革新、继承。
土匪虽然与正统思想、与道德规范、与法规吏律相违背,他们绑票、砸窑、抢劫、贩毒、敲诈勒索,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除暴安良,劫富济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