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辩白(2 / 2)

“嘉靖四十三年,严嵩赶走两年,米价最高到5两银子一石,最便宜的时候也有一两多一石。”</p>

“嘉靖四十年、嘉靖四十一年比严嵩下台后嘉靖四十三年的米价便宜很多,那是严嵩的功劳吗?”</p>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p>

没有人能承认严嵩这个少见的大奸臣竟然下台之后,米价暴涨。</p>

张溥也没想到,这个小丫鬟说起话来,倒也是伶牙俐齿,一句‘那是严嵩的功劳吗?’,竟堵的之哑口无言。</p>

他的脑袋一阵嗡嗡回响,就是那句‘那是严嵩的功劳吗?’,额头的汗珠顿时滚落下来。</p>

李公子是谁他不知道,不过这个丫鬟梅香是他教的,此刻已经逼的自己哑口无言。</p>

二嫂脸色已经呈现猪肝一般,眼珠子瞪的溜圆,恨不得上去将梅香撕成碎片。</p>

她也不认识那个李公子,也只是大嫂家的丫鬟回去说起。</p>

一个米行的人,能有什么了不起?这是她原来的想法。</p>

她就是要让张溥说出话来,教训梅香,顺便教训一下她的小姑子。</p>

看着周围静寂的贵公子,一个个哑口无言,低下头去,就连张溥也是不住的搽汗。她知道,恐怕梅香说对了。</p>

她失算了。</p>

这一刻,她感觉伸出去打人的手,直接打在自己的脸上,生疼生疼的。</p>

她心中有个想法:那个李公子,到底是何方神圣?</p>

这一刻,只有沈莹看着二嫂的脸色,心里感觉到一丝丝安慰。心下还是想道:幸亏李亭公子教的够厉害。这下你们知道厉害了吧?</p>

她还在想,梅香樱桃小嘴接着朝下说道:</p>

“还有一个大奸臣魏忠贤。”</p>

魏忠贤这个名字,简直是为东林还有复社之人准备的。</p>

一提到他,这些人不由自主地再次看向梅香,看他说魏忠贤什么事?</p>

“魏忠贤在位时,从天启元年,一直到天启七年米价分别是7钱一石,8钱一石,7钱一石……总体相差不大,基本在七八钱一石。”</p>

“而魏忠贤死后,米店粮价在崇祯四年就涨到一两银子以上,后面是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到一两五钱一石。</p>

魏忠贤死后,米价一直都是在涨的。</p>

那魏忠贤活着的时候,米价也不算很高,那魏忠贤就不是奸臣了吗?”</p>

高台之下最多的就是赶考的秀才们,差不多都是三四十岁,有些甚至胡须都白了,五六十岁年纪。</p>

刚才嘉靖年间事,他们都不知道,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都默默无语。</p>

说起天启年间的米价,议论声终于起来了,有老者率先在下面说道:“这个姑娘说的对,当年天启爷在位,米价就是比现在低啊。”</p>

“正是!”旁边有人附和道,“那些年要吃饱,可不是大问题啊。”</p>

“可不是吗?现在跟当年比,实在差远了。”</p>

“那些年都什么价格,现在什么价格,哎……”</p>

……</p>

议论声终于大起,高台西面女眷这边不少米行的同行也在说着:</p>

“梅香说的对,那些年就是比现在便宜好多。她说的是米店的价格,米行价格更低呢。米行的进价一石5钱都不到。10万两银子,买20多万石米。现在呢,10万两银子,买10万石米都买不到了。”</p>

“是啊,那时候生意多好做啊。”</p>

“可不是吗?”</p>

……</p>

议论声中,高台东面,复社一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贵公子居多,不买米,也不卖米,根本不知道米价多少。</p>

他们只是听过百姓的抱怨,并不知道前因后果。</p>

听着那些议论,他们都知道,这个丫头说的是真的。</p>

有奸臣时,米价可能会跌,有忠臣时,米价也许会涨。</p>

只是这一路宣讲过来,他们都是这么说的,因为有奸臣,所以米价大涨。只要驱赶奸臣,米价就能好转。</p>

讲其他的老百姓听不懂,只有讲这些,他们才明白,才会强烈的回应。</p>

可是,如今他们才知道,他们讲的恐怕大错特错,而要想改正,只怕已然难了。</p>

(https://www.yqwxw.cc/html/118/118144/442009334.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