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日出,蔚海电影节又进入繁忙喧闹的一天,“游客”没有能够持续占据话题热门榜的头把交椅太久,显然今年的主竞赛单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秀作品一步接着一步,话题焦点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影迷过年了。
先是十年磨一剑的大师锡兰带着新作“冬眠”引爆影评人赞誉狂潮,场刊均分3.4,打破前一天首映的“游客”,登顶官方场刊第一,“比前作更加绵长也更加隽永”、“摄影与呼吸完全融为一体”、“恢弘之下捕捉到渺小而细腻的人性错杂”,顶礼膜拜的赞誉不绝于耳。
无数人毫不犹豫地将“冬眠”列入今年金竖琴奖的最强有力争夺者行列,相较于大师,陆潜的年轻也就凸显出来,难怪贺韶光说了那句“大师气象”,目前陆潜只是具备了气象但仍然还需要继续打磨成长。
而后新生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兰晨闪耀红地毯,尽管社交网络的流量热度终究还是稍逊陶染和陆潜一筹,但资深影迷之间的讨论热度却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后他的最新作品“妈妈”也成功引爆蔚海。
经历连续两部作品被诟病“自我重复”的批评之后,兰晨依旧我行我素,“妈妈”仍然和他的作品一脉相承地探讨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痛恨彼此却又相依相偎的复杂关系,但这次兰晨巧妙地通过画幅的改变为心境转变打开视角,摄影、美术、配乐的杂糅再次彰显出强烈的个人特色。
好评如潮。
官方场刊均分2.8,虽然没有能够上三分,但从影评人到资深影迷再到普通影迷之间赢得一片叫好声。
特别是普通影迷的赞誉铺天盖地,显然他们比专业人士资深人士们更加喜欢这部作品,那些细腻敏感又脆弱易碎的情绪深深打动每一位经历青春期阵痛的人观众。
事实证明,其实艺术创作者们或多或少都在重复自己,但重复自己并不代表没有突破——
有些人看电影是看故事,就好像看剧集一样;另外,有些人看电影是看特效,有些人看电影是看世界,还有些人看电影则是看自己的情感共鸣和记忆投射。
重复自己,未尝不是在艺术领域里的一种探索,不管如何,好电影终究是会被看到的。
兰晨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接着主竞赛单元杀出一匹黑马,从入围到登场都没有能够制造太多话题的“画家先生”,来自获奖无数的生活流导演李麦奇,此次他意外地离开自己的舒适领域尝试拍摄传记类型,镜头聚焦在传奇的争议画家张千透。
这位画家曾经因为利用食物、口水等等激进破格的方式进行绘画而备受争议,但是他对绘画形式和色彩运用的探索却又打破无数固定观念,为整个艺术创作打来全新大门,一直是一位争议与赞誉并行的大师。
因为李麦奇的低调,也因为“画家先生”是李麦奇首次尝试传记电影,还因为张千透对年轻人来说没有影响力也没有流量,以至于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之后始终没有什么波澜,存在感非常低,但电影首映式之后,却带来巨大惊喜。
李麦奇依旧用熟悉的生活流方式渗透进入艺术创作的生活点滴,“画家先生”在蔚海让影评人们集体陷入癫狂——
官方场刊均分3.6,强势登顶,轻轻松松再次打破“冬眠”的分数,仅次于去年“纯粹的蓝”,高居十年来蔚海电影节场刊评分的第二名。
这些,远远不是全部。
因为题材敏感而引发诸多争议的“征途”、因为拍摄方式新颖又制造讨论狂潮的“别了语言”、还有广受好评赞誉的“猎手”和“星光云寂”等等等等,以至于好评不断但体量偏小的其他展映作品纷纷被抢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