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精神内核的深奥与复杂,往往能够挣脱时代束缚,持续不断地带来思考。
常看,常新。
陆潜依稀记得,自己当初首次观看「相见恨晚」的时候,并不是特别触动,他并不否认电影的优秀和美好,但并没有那种扑面而来的感叹与共鸣,仅仅只是感叹着,现实生活是否真的存在那一种纯粹的情感?
然而,再次观看,整个感受和体验却悄然发生变化,难道……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关于「相见恨晚」,许多观众纷纷表示,故事描述出来的情感无疑是美好而动人的,但是否也证明了一件事:
人类,总是喜新厌旧的,「不是自己的总是最美好的」、「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并不是谴责,而是一种探讨、一种自省、一种剖析。
对此,陆潜并不反对,但也不认为是完全正确。
其实,对任何人来说,机械性地不断重复自我,这都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又何止只是爱情如此呢?日常工作也同样如此,撇开那些简单的流水线作业不说,没有创造性的工作也都是在不断重复。
一天,又一天。
一年,再一年。
久而久之,习惯所带来的麻木和僵硬,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生活,也不例外。
无论是夫妻/情侣生活,还是育儿日常,并不是每天都有惊喜、每天都有乐趣的,更多时候都是一种波澜不惊的重复。
与其说是枯燥无味,不如说是缺少变化。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总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渴望波澜不惊的平静,一方面又控制不住探索未知的冲动。
就好像未来一样,一边抗拒着未知的到来,一边又期待着未知的变化,惴惴不安地走向即将到来的明天。
面对如此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全世界都找不到百分之百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同样,这也是「爱情」和「婚姻」之间的矛盾根结——
爱情,是探索未知。
婚姻,是保持平稳。
日复一日地沉浸在四平八稳、鸡毛蒜皮的日常里,转眼就被淹没吞噬,自然而然就开始渴望冒险和刺激,打破平静。
但矛盾的地方就在于,跌宕起伏、惊涛骇浪的生活过后,又开始渴望一层不变、风平浪静的普通日常。
一遍,又一遍,如同轮回。
难怪有人说,生活,就在于体验,只有体验过不同的可能、尝试过不同的挑战,才能够确定自己的想法,然后,真正拥抱属于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平静还是冒险,无论是动荡还是日常,都能够坦然面对。
「相见恨晚」,小小地在日常生活里撕破一道口子,探讨了不同的可能,然后浅尝则止,在秩序被打乱之前勒住缰绳。
这无疑是高明的。
但陆潜真正喜欢的,还是电影的设置:
两位主角各自的婚姻都很好,也许缺少激情和火花,但没有任何问题,避免婚姻问题成为一种干扰。
如此一来,电影就能够真正聚焦在两位主角萌生的情感之上,进而对爱情与婚姻展开探讨。
做一个大胆的假设——
如果两位主角在故事的最后,选择了私奔,他们真的就能够幸福吗?他们的结合真的就能够铸就完美婚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