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势力内发展。</p>
……</p>
在得到了兄长的一通安慰。</p>
并且知道会有人,从旁引领、帮助自己完成此事后。</p>
曹铄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p>
这段时间在府衙中,帮衬着做事的时候,他和身为定陶令的枣祇,也打过几次交道。</p>
虽然不知他是否有大才大能,但很明显是个会干实事的。</p>
有他从旁相助,想必不难。</p>
“唰!”</p>
将两本书册原样用布帛包好,曹铄小心翼翼的将之放到怀中。</p>
然后对曹昂拱手说道。</p>
“既然兄长信任我,那小弟别无所言,唯有竭尽全力,尽可能的将这两本书苦读下来。”</p>
“我也会以最快的速度,争取在短时间内使之派上用场,为咱们曹家改进出优良的粟种和麦种!”</p>
将事情托付给曹铄后。</p>
也算是缓了曹昂一桩心事。</p>
至于什么时候能见到成效。</p>
此事曹昂虽然抱有一定的期望,但也不至于太过急切。</p>
反正再快也不可能快到年底就搞定,因此也没必要过分追求了。</p>
只要能够赶在曹家,再一次和周边势力产生大幅度摩擦,兴起大规模战役之前,能够见到实物。</p>
那就算是足够了。</p>
……</p>
兄弟二人在静室之中坐了一阵后。</p>
曹昂给曹铄留了两道手令。</p>
分别是拨给他一支人马,以及调动枣祇为屯田官。</p>
只等枣祇卸任定陶令,以及自己从金乡县带来的部队抵达之后,曹铄便可凭借这两张手令,去完成上面的布置。</p>
如此之后。</p>
曹昂正打算离开之际。</p>
曹铄突然想起一事。</p>
赶忙叫住了欲要跨出房门的曹昂。</p>
“兄长,有一件事儿小弟险些忘了,您跟随父亲一道去前线征战的时候,有咱们曹家宗族的子弟前来投奔,眼下就居住在城中。”</p>
“我本想让他赶到昌邑县去,又不敢擅自做主张,因此只好让他暂且在城中等候,等父亲或者您回来之后再做决定。”</p>
一言既出。</p>
曹昂顿时来了些兴趣。</p>
“哦?”</p>
“你知道他叫什么吗?”</p>
当初关东一带大乱,曹氏宗族有不少子弟,流散于天下各方。</p>
此刻曹操立起了大旗。</p>
有人接连赶来投奔,这也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p>
对于曹昂而言,如果这位曹氏宗族子弟,是个籍籍无名的人,那就无需他亲自面见,为此而费心了。</p>
随便找个人给他安排一下,或者塞到父亲那边去,如此足矣。</p>
而若是自己知名知信的人,那说不定还要出面见一见。</p>
……</p>
曹铄在听到曹昂的询问后。</p>
并未迟疑几息的功夫。</p>
便已干脆利落的答道:“他说他名休,表字文烈,是子廉叔父的亲侄儿,论关系应该是父亲的从子,也是兄长您的从弟。”</p>
原来是曹休啊!</p>
曹昂顿时挑了挑眉头。</p>
对此已是心中有数。</p>
当初父亲在定陶县举起讨伐董卓的大旗时,那些流散于各地的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纷纷赶来投奔。</p>
彼时曹昂在见到夏侯渊、曹纯等人之后,就曾想过还少了两个。</p>
一个就是曹休曹文烈,另一个则是曹仁曹子孝。</p>
只是这二人所在之地天高路远。</p>
一来消息收到的晚,二来即便得了信,一路上也要耗费大把时间。</p>
因此时间一长。</p>
曹昂都快把这二位给忘了。</p>
如今曹休意外出现在定陶县中,这倒算是给他带来了一份不小的惊喜。</p>
毕竟眼下曹家也确实缺人。</p>
虽然老爹在担任兖州牧之后,也有不少人才投奔过来,但依旧是缺。</p>
而曹休眼下虽然年轻。</p>
但也不是平庸之辈。</p>
终究是能派上不少用场的。</p>
思及此处。</p>
曹昂当即对曹铄叮嘱道:“今日我还有事,你且安排他明日在府衙中等我,我到时候去见见他。”</p>
曹铄连忙点头,表示明白。</p>
…………</p>
其实曹昂也没什么事儿。</p>
他在辞别了弟弟曹铄之后。</p>
径直便回了府邸。</p>
只是在往西院跑了一趟,看望了一下董白,确认了一下她的状态,比昨天还要更好之后。</p>
就悄无声息的溜到了后院。</p>
随后通过那扇紧闭的小门,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隔壁的别院。</p>
阔别多日。</p>
踏上这条熟悉的林荫道。</p>
曹昂只觉得感慨万分。</p>
虽然道路两旁堆满了落叶,但供人行走的石子路上,看起来还是颇为整洁清爽的。</p>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时常来打扫。</p>
或许是太后的吩咐?</p>
曹昂不知。</p>
只是刻意放轻了自己的脚步,不紧不慢的前进着,他的目的地十分明确,正是已许久不见的,太后宝宝的屋子。</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