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里紫禁城内,摄政王多尔衮和小顺治看着眼前王学军练兵的报告,已经用欲哭无泪不能形容了。
战报上说,王学军在上次确山一战,损失了五万将士,两千门大炮,两千昆仑奴之后。
这次,直接新整编训练了十万新军,两个炮兵师,合计四千门大炮。
非洲军团再买强壮的昆仑奴,规模已经达到了七千。
这是干什么?玩翻倍吗?
我打掉你五万,你给我弄成十万,我打掉你两千门炮,你给我弄出四千门。
那是不是下一次,我歼灭你十万,你给我弄出二十万,我歼灭你二十万,你给我弄出四十万呗。
面对这样的趋势,多尔衮都不敢对王学军下手了。
“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大清的锦衣卫指挥使,现在的洛祚昌恭敬的回答:“他们发行了国债。”
什么是国债?小皇帝和多尔衮有些迷糊。
“国债就是国家向民间百姓借钱。”
爷俩闻听,愣了一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一个朝廷,混到向百姓借钱的地步了,你王学军还要不要点脸啦。这个新明,离着灭亡不远啦。”
在多尔衮和顺治的思维里,朝廷向百姓所谓的借债,那就是冠冕堂皇的摊派捐税,那就是堂而皇之的抢钱。
“老朱家人,终究是老朱家人啊,无穷的加收捐税,真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改不了啊。”多尔衮兴奋的满面红光。
顺治激动的来回走动:“这下好了,崇祯三大饷再次出现啦,这下,新明又会再次惹起民怨沸腾啦,又会有百姓揭竿而起啦,不必我们动手,新明,完啦。”
洛祚昌看着有些激动过分的主子,不得不给他们泼盆冷水降温。
“这次王学军发行的国债,不是强行摊派的,是自愿认购的。”
多尔衮就疑惑的看向了他:“自愿认购?那能有人买吗?”
洛祚昌就语气里略带失落,他也曾悄悄派人去购买了,但结果手快有手慢无,没买到。“有,第一批五百万银元的国债,只用了半个月就卖光了,第二批两百万,仅仅十天就销售一空。”
顺治帝的脑袋有些短路。
“新明的百姓都疯了吗?”
“启禀皇上主子,新明的百姓没疯,因为王学军许诺,每百块钱,一年利息十块保底,如果战争胜利,扣除战争费用,都算红利,上不封顶。这可比经商把握,赚钱多啦。”
多尔衮和顺治互相看了一眼:“战争是烧钱的,怎么还能赚钱?”
这个道理是对的,自己的大清,就被这战争都快烧光啦。
“按照王学军的计算法,战争的确有红利。”
这怎么可能?
“他是怎么取得战争红利的?如果他不能给买那些国债的人一个满意的答复,老百姓怎么会愿意,心甘情愿的购买他的那张废纸呢?”
洛祚昌就耐心的将自己了解到的东西给予一一说明。
“就比如说这次确山之战,双方心知肚明,其实是没有胜负的。”
顺治皇帝和多尔衮,虽然对外大肆宣传确山大捷,但两个人内心也知道,那不过是自欺欺人。
丢掉了河南的三个府,又被大顺的闯贼,趁火打劫拿下了一半的河南,站稳了根基,大有死灰复燃的意思。大清只是名义上的河南统治者,其实,河南已经落入敌手了。
而在兵员上,大清损失了十七万人马。
当然,绿营不算是人马,损失了,再招募也就是了。
但那5万真正的满蒙八旗,才是真正的损失。
满族人和蒙古人的人口基数就在那里,照这样损失下去,怎么损失得起?
而洪承畴被俘再次投降,还带出来一个死间的惊天秘密,狠狠的敲了大清一闷棍。还是瞄准后脑海,结结实实一下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