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都不是直接获利,而是随着大明整体经济提升,从而间接获得好处。</p>
但是这一次的变革,却是完全替百姓谋福利。</p>
“很好,让工人持证上岗,这个想法不错。”</p>
“这一次的工程原本就很重要,用工方面自然需要严谨对待。”</p>
“宋隐的考虑,很不错。”</p>
朱元璋毫不吝啬对宋隐连番称赞,当众表扬。</p>
李善长酸的不行。</p>
无论儒家报刊在民间如何造势,舆论如何沸沸扬扬,无论吕永博如何博得工人们的好感,只要宋隐的新政一出,所有的风向都会朝着有利于宋隐的一面发生反转。</p>
李善长不甘心。</p>
“皇上,宋尚书的建议表面上看起来不错,但是实际操纵起来仍有不妥。”</p>
“工人也要分出几个等级,岂不是无形中让工人与工人之间,有了身份地位差距。”</p>
“说白了,工人也就是普通百姓,他们原本就是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较困难。”</p>
“把原本同身份地位的百姓硬生生地划分出等级,肯定会有百姓心生不满,甚至有可能引发暴乱。”</p>
李善长经验老到,瞬间就找到了问题所在。</p>
宋隐轻轻一笑,“皇上,这点不用担心。”</p>
“所谓的技能分级,只是表现在工人自身的技术能力上,其他的不受影响。”</p>
“而且能拿多少工钱?这取决于工人自身的技术能力。”</p>
“如果本身没有能力,不求上进,甚至只知道怨天尤人。”</p>
“这样的刁民,只想吃大锅饭,这种人本身就不值得同情。”</p>
宋隐说得十分在理,顿时获得了朱元璋的赞同。</p>
“那倒也是!”</p>
“我大明子民,不欢迎无所事事的人,更不能是没有上进的废物。”</p>
“咱准了,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p>
“工程那边也需要多费点心思,在保质保量的同时,尽可能加快进度。”</p>
朱元璋不再犹豫,同意了宋隐推出的这个变革。</p>
“皇上放心,臣心中有数。”</p>
宋隐云淡风轻的回应。</p>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p>
他正准备宣布退朝,可看到脸色难看的李善长,朱元璋心里有了计较。</p>
当即话题一转,“因为福州府进行工人制度改革试探,从而造成工人误会产生矛盾。”</p>
“不过当时在场的那个官员反应迅速,应变得当,据说还获得了工人的信任。”</p>
朱元璋说出这话,朝堂上文武百官神色五彩纷呈。</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