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碗?还是花形口?”
“你说错了,那是菊瓣形……”
“那个粉彩瓶子……”
曲老师缓缓转动粉彩赏瓶,又看过瓶口与底足之后,便让其他人鉴定。
他笑着对沈瑜说道“小沈眼力不错,这件粉彩赏瓶没问题,是清末民初的精品。”
他又看向旁边,一位鉴定师正在观察青花大碗。
另外几位老师凑到了吕老师那里,看那套木轮。
曲老师说“几位,都说说,小沈的藏品怎么样?”
另一位鉴定师示意曲老师看一看青花大碗,自己去看粉彩赏瓶。
曲老师拿出尺子,量了量大碗直径,说道“29,这种瓷器还是很少见的。”
旁边的估价师对曲老师说“您别只说好,也说说好在哪里,我好估价。”
曲老师问沈瑜“小沈,你来说?”
沈瑜急忙谦让“曲老师,您是行家,听您的。”
曲老师说“小沈,这件大碗是你的藏品,我想听听你这位藏家的看法,你大胆的说。”
沈瑜看到众人目光看向自己,不好再推辞,就对众人说道“我才疏学浅,斗胆说说我收藏这件瓷器的想法。
这件瓷器没有明确年款,这就要说到明朝瓷器的空白期。
明代宣德之后成化之前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时局的变化,影响到陶瓷的发展。
其间官窑烧造情况不明朗,至今未见书写三朝年号款的实物,陶瓷学界称之为“空白期”。
同时,宣德之后,明朝实施严格的海禁,无需烧造专门赏赉西洋番国的瓷器,御器厂仅需烧造满足宫廷之需即可,导致此时陶瓷规模缩减。
此时的官窑烧造,依然断续进行,并非全部停止。例如《明英宗实录》、《明史·食货六·烧造》都有缩减烧造瓷器规模的记录。
三朝官窑的烧制退出常态化,规模远不及前朝,优秀的工匠和技术便流入民间,以致民窑之生产日趋鼎盛,更具活力,这就是当时民窑精品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工匠与技术来源于御窑厂,为了防止民间僭越,明朝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明英宗实录》有禁止的记录。因此,这个时期的民窑与官窑的面貌区分非常明确。
这是我判断这件瓷器的一个依据。
这件青花高士大碗,就是这一时期民窑高档器皿的例子。
这种菊瓣形大碗,是正统一朝始见的特色造型,这种造型的大碗皆是工致质精、青花妍丽之物。其造型婉转优美,为十五菊花瓣形。”
他指着瓷器外壁说道“几位老师请看,外壁上下分别绘以浪涛纹和回纹,碗内心绘一高士闲歇溪边,有坐看云起时的境界。
内壁四面对称绘画松柏与芭蕉翠竹装饰,布局新颖独特,也是明朝空白期所有的特色。”
他的讲解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众多的目光随着他的讲解而移动,会议厅内变得越来越安静。
“有了以上这些依据,我就判断这件瓷器是明代民窑精品。”
曲老师赞叹道“小沈说的好,把几种判断依据,说的很明确。”
沈瑜说道“我了解的还不够,曲老师多指点。”
曲老师说“你没有说这件大碗的描绘笔法。
工匠描绘的笔法灵动,沿袭了明初常见的一笔勾勒法而又有所变化,特别是中锋运笔,所绘的流云和人物,具有独到之处。云纹的轮廓线宽广,沿着粗线内侧再用细笔画数层连接的弧状云纹或涡状云。
这种笔法至景泰以后,演化为弹簧状,而且,笔法也更加泼辣恣肆,层数也更多,为三朝所独有。
这种精品瓷器,足以代表空白期高档瓷器的面貌。流传至今,能够保存完整,是非常珍贵的。”
他说完之后,看向几位同事,问道“你们几位怎么看?”
“我看没问题”
“曲老师和小沈的分析很有道理。”
“……”
几位鉴定师对曲老师与沈瑜的判断都表示赞同。
估价师在刚才的过程中,一直没说话,此时开口问道“几位老师。这件瓷器的起拍价定在70万,怎么样?”
曲老师沉吟片刻,说道“起拍价有些低了。”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