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阶梯上的积雪都已经被扫除,但依旧可以看到山中的皑皑白雪。</p>
上山下山的人很多,李道玄和师兄都选择了穿常服。两人虽都戴着帽子,但一眼就能看出是道门中的弟子。所以下山路上时,多有香客和他们打招呼。</p>
李道玄一一回敬,看多了面色苦楚的香客。每个来山上拜神求仙的人,多少都是需要精神寄托。特别是这些贫苦的人,更是对神仙深信不已。</p>
李道玄觉得这没什么不好,毕竟比起内心空洞虚无的造作,有点精神寄托也挺好的,起码人活下去还能有动力。</p>
下山的路很轻快,两人没花多久就来到山下的镇子里。</p>
这处镇子是依靠茅山,镇子里多数住着的都是山上的道士。平日穿着俗服,被称为散居道士,也可称之为火居道士。他们家中双亲离世后,就会搬到山下生活,往后都算是茅山的弟子。</p>
李道玄与师兄来到镇子的时候,还遇到过几位熟悉的师兄。他们正准备着过年的东西,还与两人欢快的打招呼。</p>
“李师弟,陈师兄。两位是准备回去呢?”</p>
与李道玄同路的是名为陈常远的道士,他因为家中原因被父母早早送到茅山上修道。听他说自己十二岁就在白云观,如今也快三十有六了,称得上是白云观的资深道长。</p>
陈师兄虽然文学愚笨,如今连大字都不会写几个。但他诵经念咒却是样样精通,着实是个斋醮科仪的好手。起初李道玄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直到他开始学习道经后,才发现万恶的繁体字是有多难写。</p>
在这个没有拼音辅助的年代,能够认清字就已经很不错了。若不是从小教育,想要写会各种字着实是太难。而经文则是不同,每日跟着念总会念的熟悉。也是经过这些事,李道玄是不敢小瞧这些大字不识几个师兄们。</p>
听到师兄们打招呼,李道玄很高兴的与他们道别。如今他模样饱满,脸蛋白里透红显得俏皮可爱,所以师兄们也很喜欢他。这过了镇子后,带着的东西就多了不少。什么腌制的野味,自家做的酸菜,都让他带着一份回家。</p>
甚至于听闻李道玄是多年未归家,师兄们还贴心的送了几块护身玉佩。这着实让他感动,对于师兄们只能深表感谢。</p>
提着东西趁着天还未黑,两人坐上马车朝句容而去。许是过年,这车上的人倒也不少,男的女的老的少皆有。便是偌大的马车内,不知觉就挤满了人。</p>
只是听其声音和说话,大多数是去句容。有些沿路到汤山,还有些是去九华山以及金陵。</p>
这方言阵阵,倒是让李道玄有种童年赶集市的感觉。听他们的话,很多也是去这几个地方赶集。毕竟快要过年,多想挣点钱舒舒服服的过个好日子。这年头生活不易,干什么都难。</p>
于是三四匹老马拉着一车十几二十人,沿着官道跌跌撞撞的朝句容而去。途经赤山湖,壮美的景色也让李道玄心情舒畅了不少。</p>
他和师兄挤在人堆里,差点就没憋死。</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