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进仓:“......”
越接近家,夫妻两就越是心跳如麻。
已经有好事的小跑到老牛家,对歪在床上的牛进家说;“老太太来了!”
姚红霞已经揣着心事来了。
她内心其实已经认了命,只想着怎么能对付那么多张嘴的口粮,脑海里就想到了投机倒把。
在城里医院住院的那段时间里,她曾从窗口瞧见凶神恶煞的纠察队追击投机倒把犯,可吓人了。
可已经没有任何法子了,要是她被抓就当是命。
姚红霞打定了主意,要是等会婆婆让给小叔子口粮也答应下来,但老太太得借点钱,哪怕是借点黄豆让她上城里投机倒把去。
徐进家心里头一点也不想让老太太操心,可事到临头也只能先顾着自个了。
他寻思无非就是有粮和无粮两种结果,万万没想到老太太能弄出来第三个方案来。
等从亲妈嘴里淡淡说出参军的决定来,牛进家还以为听错了,久久回不过神来。
“你参了军好赖是给公家干活,吃喝算不到家里,余下的口粮淑芬一个人吃绰绰有余。”
老牛家的所有人愣了,现场凑热闹的社员们也吃了一惊。
老太太上任后开的第一个后门是送儿子去参军的事如同长了翅膀飞向了队里的角落。
社员们却不太反感。
啥叫集体,那不就是你好我就好,你不好大家也不好过么。
队上人不出力产量就少,进而影响工分面值,懒汉在任何一个生产队真真是很让人讨厌。
于是大家十分喜闻乐见的支持着徐老太。
当然那毕竟是老牛家的家事儿,除了家里也有要参军的,其他人更关心的是地震棚的建设问题,地震先不说,家里人口多的立马就能有空余的地儿睡觉。
闲暇的时候社员们也不围在一起吹牛了,都上赶着去找趁手的木料。
知青关注点不太一样,都在‘顶替回城’上打转,谁都赶紧给家里头写信问问风向,着急的宁愿徒步上城里打电报。
好些个知青甚至把参军的事儿都往后压一压作为二手准备,寻思要是没法顶替回城再考虑。
只要没过报名时间,徐水生都不管知青这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一看到牛进家就笑着双眼出褶子,把报名表拍得啪啪响,“回头去了部队可得好好干,给你妈长长脸。”
牛进家最怕吃苦,这就跟喊他去死没有区别。
人干脆就躲着徐水生,宁愿绕路都不从人家家门口过。
这些天无论是社员还是知青们都有事儿干,谁都是来去匆匆,互相串门次数锐减,只要呆在家一般就见不少啥人了。
牛进家窝家里,没几天徐水生却摸上了门。
像是知道人的心思似的,徐水生一落座就笑呵呵说,“淑芬啊,上回多亏你出主意,那老钱家的孩子才没事,人家张罗着要上老牛家亲自道谢呢。”
假装要出去溜达的牛进家就收回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