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的性子本就张扬。</p>
好不容易等到这么个耀武扬威 、扬眉吐气的机会,怎么可能白白错过?</p>
借着各家各府下帖子请的机会,她也频频赴宴,狠狠把自己疏远已久的人脉关系补了一通。</p>
三太太与沈夫人不一样,她更莽直单纯,有什么说什么,且又不用管家,更没有那么多的忌惮,这般直白的性子反倒与那些个贵妇们很是合得来。</p>
听三太太一说,说她院子里还有个已经及笄的丫头没有放出去 ,她们就好奇地问了。</p>
“也不是我不想放,这丫头呀不是我的,身契在我嫂子手里捏着呢,我怎好逾越?”三太太边说边笑,一脸无奈的为难。</p>
她是很直接。</p>
说出这些话也没怎么从肚肠子里过,想到了就说 。</p>
架不住那些个名门妇人一个个都生了九曲般的心思——一个长嫂,将自己的人安置在弟妹的房内,而且还在伺候茶水,这分明就是个眼线嘛。</p>
也就是三太太转不过弯来,没那么多心眼,这才着了道的。</p>
如此一来,大家都以为,沈夫人是为了留这个丫头继续待在三太太屋内,这才不愿放人。</p>
这手段不说下作了,但绝对是小家子气的,根本登不上台面。</p>
这才让沈夫人被她们暗中讥笑,时不时再冒出一两句的刺一刺,让原本名声很好的她也在不知不觉中多了几样不光彩的标签。</p>
后知后觉的沈夫人这会子撕了三太太的心都有。</p>
偏就反</p>
应得这么慢,偏就过了这些日子才明白过来。</p>
她如今也不好追着人家解释,不但没有任何效果,还会越描越黑。</p>
对于沈夫人波澜起伏的心情,三太太是一点儿不知,还在夸夸其谈。</p>
终于,沈夫人忍不住了。</p>
不轻不重地搁下茶盏,她轻轻扶额:“芬儿那事儿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回头就把她的身契交给你,不过一个丫头,放就放了,你平日里是那么伶俐果断的一个人,怎么到了这事儿上就拖拖拉拉了,为何不早些来与我说?”</p>
三太太满脸天真的嘲弄:“上回子你来给我送料子的时候,我说了呀,嫂子忘了?”</p>
沈夫人:……</p>
打发了三太太后,她真的是半点精力都提不起来。</p>
一肚子窝囊气不知该冲谁发。</p>
三太太拿到了芬儿的身契,抿嘴一笑,摇头晃脑地冷哼两声:“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心善的恩人菩萨呢,我呸。”</p>
有了身契,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p>
三太太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p>
是以,她帮陈妈妈这忙时,也多多少少收了些个好处。</p>
陈妈妈上回拿出来的银票只是其中一部分,剩下的一半还留着,都进了三太太的腰包。</p>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道理她还是懂的。</p>
没过两日,芬儿就销了奴籍,成了个正正经经的良民。</p>
为此,沈夫人还特地在赴宴的时候把这事儿当成了故事说给她们听,总算挽回了一些名声。</p>
她却不知,这芬儿刚拿</p>
到了良民的身份,陈妈妈两口子就紧赶慢赶地给她定下了一门亲事。</p>
夫妻二人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团结,劲往一处使,这事儿办得那叫一个麻利漂亮。</p>
民间办婚事也没有高门大户那般多的讲究,请丹娘帮忙找个村里的里正保媒,双方过了小定,再去官府那边报备登记,这事儿就算成了。</p>
唯一的变数,是最后保媒的人并非里正,而是丹娘本人。</p>
丹娘还从没有参与过别人的婚事,听南歌传了消息来,她立马来了精神,嚷嚷着:“找什么外人啊,我不是现成的媒人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