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不平倭何以开太平!(1 / 2)

朱檀的声音带着几分清冷,钻入所有人的耳中。</p>

李善长面色猛的一变,却并未立刻开口,而是抬头看向皇帝。</p>

朱元璋面上无喜无悲,但双眸之中却精芒闪烁,看不出他在想什么。</p>

“鲁王殿下提议,绝不可行!”</p>

李善长叩首高呼:“陛下三思!”</p>

“东瀛国祚数百年,自成体系,又和大明隔着大海天险,若冒然攻之得不偿失!”</p>

“且东瀛此国土地贫瘠,就算攻下此地也无甚好处。”</p>

“亡国之恨,东瀛百姓必会牢记于心,我朝即便占其土,若想长治久安,也需极长时间!”</p>

“陛下……”</p>

“好了。”</p>

李善长连连高呼,朱元璋却淡淡的看他一眼,轻声打断:“鲁王不过说了一句,你却说了这么多。”</p>

“何不听听鲁王的谋划?”</p>

“陛下!”</p>

李善长还想再说什么,却见朱元璋轻轻挥手,面色阴沉,已然不敢再言语了。</p>

“鲁王。”朱元璋看向朱檀,沉声问道:“你说要直接发兵灭了东瀛,有何想法?”</p>

朱檀闻言,轻声开口道:“神兵天降,直取东瀛京师,擒其王!”</p>

听到这话,朱元璋没有任何表示,一旁的李善长却直接开口道。</p>

“鲁王此话太过荒谬!”</p>

“东瀛与大明相隔千里,又有东海天险,如何神兵天降!”</p>

“鲁王既有谋划,可曾想过出兵要调集多少军士,要耗费多少钱粮,要征发多少民夫!”</p>

“高丽战事刚定,百废待兴,大明连年征战,将士疲惫,若再发兵灭他国,又是劳师远征,鲁王有就必胜的把握?”</p>

李善长的声音不断往朱檀耳朵里钻,让朱檀不胜其烦。</p>

但他从始至终都没看对方一眼,表情也没有丝毫变化。</p>

灭东瀛这事他有绝对把握,只是这些事,却不用和文官聒噪,还要听老爹朱元璋的。</p>

“陛下!国朝虽盛,好战必亡啊!”</p>

李善长叩首,声音已然带着几分凄厉。</p>

他这演技当真是炉火纯青,殿上多人已然动容。</p>

见朱元璋没什么表示,群臣中又有诸多文臣出列,跪地叩首。</p>

“还请陛下三思!”</p>

“穷兵黩武,对我大明无甚益处啊!”</p>

“陛下,如此劳民伤财绝非好事,万万不可啊!”</p>

“东瀛虽是小国,却也有黎民数百万,如何能轻易灭国!”</p>

“陛下!”</p>

众文臣纷纷叩首,口中急呼,好像只要去打东瀛,大明就要灭国了一样。</p>

他们这般做派,看的殿上武臣纷纷皱眉,心中有气。</p>

朱檀似乎成了众矢之的,汤和再也忍不住了,再次跪地叩首道。</p>

“陛下,臣觉得,鲁王殿下所提可行!”</p>

这话一出,立刻吸引了所有文臣的目光,他们的眼神好似刀子一样刺向汤和,各个怒目而视。</p>

朱元璋眸光微动,转向汤和,对方立刻开口道。</p>

“陛下,大明沿海海防虽已部署,但我朝海岸绵延数千里,有无数地点可以登陆!”</p>

“我边防虽强,却无法顾及全境,倭寇频频骚扰登陆,海防将士日夜紧盯,却依旧会有漏网之鱼。”</p>

“陛下,这世上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p>

汤和这些话说的其实还含蓄了。</p>

大明数千里海岸线,海防军的人数就算再多,也不可能完全铺开,总会有漏网之鱼的。</p>

倭寇成建制的到大明沿海打秋风已然成了惯例,那些东西都滑腻的很,看到大明军队之后立刻遁走,而后再选其他地方登陆。</p>

送去朱元璋御前的奏章定然是片面的,当前局势只会比奏章上写的更严峻。</p>

东瀛倭寇始终怀着这般心思,防是防不住的。</p>

朱元璋自知道这道理,故此他并未驳斥朱檀的话。</p>

但作为帝王,他要考虑的自然更多。</p>

跨海灭东瀛,说的简单,可打仗不是请客吃饭,那是要消耗国力的。</p>

故此,朱元璋只是安静的听着,在心中权衡利弊,直至此刻仍未开口。</p>

见皇帝没发话,众文臣心中立刻有了底气。</p>

李善长看向汤和,沉声喝道:“信国公此言差矣!”</p>

“倭寇滋扰仅是小事,分而歼之即可,我大明将士效死,他们来多少就杀多少!”</p>

“杀的多了,他们自然就不敢来了。”</p>

“信国公现在将倭寇滋扰之事说的如此大,是在长他人志气,灭我大明威风吗?”</p>

有李善长牵头,其他文臣的火力立刻向汤和宣泄。</p>

“信国公此话太过危言耸听,不过只是倭寇骚扰,哪有那么大的事!”</p>

“待陛下圣旨送去东瀛,东瀛倭王定瑟瑟俯首,约束臣民,不敢再骚扰我大明!”</p>

“倭寇登海,不过是穷疯了,抢些钱粮充饥,哪是我大明将士的对手!”</p>

这些话落在朱檀耳中,却让他眉头微皱,怒火燃烧。</p>

他转头看向李善长和一众文臣,轻声开口道。</p>

“不过是抢些钱粮?说的可真轻巧。”</p>

“倭寇滋扰频繁,死的是沿海百姓!”</p>

“诸位既觉得此事不大,那何不亲去沿海,帮着当地百姓抵御倭寇?”</p>

说着,朱檀又转向朱元璋,沉声道:“父皇,此等言论之臣,都应发配沿海,让他们体会百姓之苦,知道倭寇之祸!”</p>

“鲁王殿下何出此言!”</p>

“我等皆是大明之臣,要去何处自是陛下说了算,还轮不到鲁王殿下操心!”</p>

“沿海诸地百姓,自有当地官员管辖!”</p>

朱檀的话好像踩了马蜂窝,下面的文臣立刻蜂拥而至,嗡嗡个没完。</p>

他这话直接捅到了这些人的痛处,在朝堂上大言不惭的开口是一回事,可真要身临其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p>

倭寇抢劫的时候,可不会管砍死的人是不是大明之臣。</p>

面对群起而攻的文臣,朱檀面色始终不变,眼中却带着几分轻蔑。</p>

这些人现在吵吵的厉害,一旦把他们调去前线,必然秒变鹌鹑。</p>

“陛下!”</p>

此时,李善长再次叩首,口中急呼道:“发兵东瀛之事万万不可啊!”</p>

“陛下!三思!”</p>

“陛下三思!”</p>

群臣纷纷叩首,此时众武臣也出列,却都跪在汤和与朱檀身后,虽并未开口,但眼中战意却已说明一切。</p>

大明以武立国,军国大事,何时轮到这些文臣聒噪了。</p>

朝堂之上已成针锋相对之势,朱元璋面色动了动,看向朱檀,沉声开口问道。</p>

“鲁王,具体条程可有?”</p>

“有!”</p>

朱檀立刻开口,沉声道:“我大明拥铁甲战船,可直捣黄龙,灭东瀛无需大动干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