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内阁成员为东林官员,七卿也都是东林党人。}</p>
{三是自任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p>
{然后就是户部供应粮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遴选官员。兵部作战协调,言官不乱弹劾这五事。}</p>
{最后是自己的兵略有宁远、宁锦两次大捷的经验。}</p>
{而对后金的分析则是,一是老汗努尔哈赤败在自己手下。}</p>
{二是后金汗位交替,内部不稳。}</p>
{三是皇太极在宁锦也曾败在自己手下。}</p>
{四是辽民对后金普遍不满与反抗。}</p>
……</p>
曹魏。</p>
刘备拿起一旁的执壶给曹操添上水,嘴角带笑道:</p>
“魏王,几胜几负论您最有心得。”</p>
“看这言论有理否。”</p>
曹操斜睨着这大耳贼。</p>
但依然接过茶盏,抿了一口。</p>
随后按捺不住道:</p>
“如果他是按照这种对比方式来断定自己五年平辽。”</p>
“那只能说他最后平不了不是没有缘由的。”</p>
“除了那辽人自足有些道理,其余一塌糊涂!”</p>
“说的都是些什么东西?”</p>
“吹嘘自己战绩吗?”</p>
“要是他这么算官渡之战我也不用打了,直接投了算了。”</p>
刘备看了看天幕里的说辞,断然道:</p>
“但他应该就是如此想的。”</p>
曹操将茶盏一放,无奈道:</p>
“这人是名猛将,但督战一地还是不够。”</p>
“以自我为中心,最后只能是惹祸上身。”</p>
……</p>
【话分两头,我们再看回后金这边。】</p>
【宁锦之战后,后金境内开始发生饥荒,皇太极将对外政策改为议和。】</p>
【崇祯二年(1629年)正月,皇太极派郑信和任大良携带自己的亲笔信去宁远见袁崇焕。】</p>
【要求明朝正式把金国汗的地位列在其他臣子之上,承认辽东的土地属于金国,毁掉辽西的设防城堡,每年送金国巨额岁币。】</p>
【当时的大明根本没有议和的政治氛围,谁谈议和就是死路一条。】</p>
【袁崇焕虽已升为蓟辽督师,却根本无权对皇太极言和。】</p>
【但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他依然以边帅的身份跟皇太极达成私下里的议和。】</p>
【袁崇焕则反要求道:金国酌量退还所占的辽东土地与所掳的辽东人民,撤回金国在朝鲜境内的兵,保证以后不再侵入朝鲜。】</p>
【六月初五,以十二罪斩皮岛总兵毛文龙,随后节制东江。】</p>
……</p>
大明·永乐时期</p>
朱棣愣了一下。</p>
“毛文龙……跟袁可立打配合的那个?”</p>
朱高炽点了点头。</p>
“那他杀毛文龙干嘛?这是有功之臣啊?”</p>
一旁的徐皇后幽幽道:</p>
“有功之臣……杀得还少吗?”</p>
朱棣被噎住了。</p>
他看了看天幕,估计是不会说了。</p>
所以他闭上了眼睛。</p>
……</p>
『明成祖:朱由检,那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p>
『他在东江当个钉子牵制女真不好吗?』</p>
……</p>
大明·崇祯时期</p>
朱由检看着永乐爷的问话,挠了挠头。</p>
扭身去找当年的那份奏疏了。</p>
片刻后,他拿着《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发着呆。</p>
“不行啊,不能发言啊!”</p>
……</p>
【七月初十日,皇太极派任大良携书再次前往宁远以回复袁崇焕的回信。】</p>
【先是驳斥了袁崇焕让他归还辽东一说,接着指责袁崇焕从中作梗,不让他的信使直接抵达京城面见崇祯皇帝,从而导致明金之间一战再战。】</p>
【随后便是秣兵历马准备攻打大明。】</p>
【大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十月初二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喜峰口破墙入塞,进攻北京。】</p>
……</p>
(本章完)</p>
(/50943/50943705/1010034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