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刘彻:是朕目标定的高了(2 / 2)

“急躁。”</p>

朱瞻基听得耳熟。</p>

急躁,代表心中无决断。</p>

心中无决断,就会朝夕令改。</p>

所谓临大事而有静气,治大国如烹小鲜。</p>

边防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后金那里显示出别样意味。</p>

“布防宁远还是有道理的。”</p>

朱瞻基不觉得大明财政能支撑收复辽东。</p>

但也不能让后金看透大明后继无力的虚实。</p>

朱高炽摇了摇头,轻声道:</p>

“逞一时威风,于事无补。”</p>

“守住一关,随后定国内诸事,再徐徐图之。”</p>

“这样最起码能缓解财政压力去做更多的事。”</p>

朱瞻基不同意,经历朱祁镇那事之后,他是一丁点也不放心这些后代子孙啊!</p>

生怕他们再弄个大的!</p>

“爹,你这想法是不错,但天启没时间了。”</p>

朱高炽张了张嘴,最后选择了沉默。</p>

后世子孙说努尔哈赤能进关问鼎中原。</p>

这说明天启的时间不多了。</p>

“亡国之君啊……”</p>

……</p>

【孙承宗指挥将士官吏修建宁远、穆州等城堡,练兵十一万,开拓关外四百里,安置辽民,实行垦地政策,大有所获。】</p>

【不但巩固了山海关的防务,而且修筑了锦宁防线,为安边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p>

【而从努尔哈赤在宁远往回走到现在,已经有三年时间。在这三年里,他并不是没有尝试过攻打明朝。他想探听一下明朝正在修建的关锦防线的虚实,于是在锦州刚建好的时候,他让他的儿子代善带兵去攻打,结果大败于明朝军队,狼狈地跑回来。</p>

【可惜,天启五年(1625年)十月,因阉党排挤而去官。】</p>

【此后接任孙承宗经略蓟辽的是高第。】</p>

【高第说他能整肃辽东的腐败和弊政,包括设法清除潜在的叛徒,防止叛明降金之事继续发生。】</p>

【然后一上任就将几百里的关锦防线全部撤回。】</p>

【他辩解说,与其千里迢迢向宁远等镇运送给养,不如全力加强关内防线。】</p>

【于是,锦州一线各城堡都被放弃,袁崇焕也被告知今后其给养将被削减。】</p>

【看着锦州防线发愁的努尔哈赤乐开了花。】</p>

【努尔哈赤一开始还不敢相信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他专门派人去察看,察看的人回来说,的确走的一个人都不剩,有好些地方还有没搬走的粮食。</p>

】</p>

【他立刻下令,十万军队立刻集合,目标:山海关。】</p>

……</p>

天幕上。</p>

努尔哈赤看着挡在眼前的孤城,心下疑惑。</p>

“去看看,能不能抓个舌头。”</p>

一名骑兵拍马而出。</p>

片刻后,夹着一名兵将赶了回来。</p>

“砰”的一声,兵将被摔在地上。</p>

努尔哈赤看着瑟瑟发抖的士兵,直接问道:</p>

“你们是不是全撤了啊?”</p>

士兵瑟瑟发抖的连忙点头,随即又慌乱摇头。</p>

“是…是啊……不是不是!”</p>

“听说还有一个人没有撤,叫做什么袁崇焕的。”</p>

努尔哈赤看向那座孤城。</p>

“袁崇焕?”</p>

“谁呀?”</p>

“算了。”</p>

努尔哈赤摇了摇头,用马鞭指着地上的士兵,淡淡道:</p>

“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p>

“过去告诉那个袁崇焕。”</p>

“本汗率领三十万大军,赶快出来投降。”</p>

“如此,本汗还给你官做,不然就别怪本汗不客气了。”</p>

士兵还傻傻点头,那名后金骑兵已经一把将他从地上揪到马背上急转而去。</p>

努尔哈赤抬头看向远方。</p>

那是山海关的方向。</p>

……</p>

【大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二十三日。】</p>

【努尔哈赤带领大军来到了宁远城。】</p>

(本章完)</p>

(/50943/50943705/10100351.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