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仁宗祧庙壬寅宫变(1 / 2)

第589章 仁宗祧庙·壬寅宫变</p>

【从嘉靖八年(1529),朱厚熜起规定“散朝之后,即便齐入衙门办事”,且“落实到个人”。】</p>

【每个官员应负责的日常事务,划分为“三日”“五日”“十日”三个处理期限,凡是限期内不能完成工作的官员,轻则罚俸重则降职。】</p>

【从弘治朝以来,官场作风拖沓效率低下的陋习,至此开始好转。】</p>

【嘉靖九年(1530)又主张削减明朝宗室的禄米供应,规定了数十条具体条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宗室贵族势力的膨胀,减轻了朝廷的财政负担。】</p>

【同年十月,桂萼上任民考疏,提出编审徭役,进行改革税收。】</p>

【具体做法为“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即自里至府,都将自身丁粮向上级汇总,直至布政司,布政司则据此均派徭役,规定每石粮税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编造图册,从而省去名目繁多的各种徭役。此即一条编法。】</p>

……</p>

{一条编?还是一条鞭?}</p>

{就是一条鞭法,只是嘉靖年间只在江南地区推广,而且进展并不算顺利,所以能够在江南顺利开展一条鞭法的官员,往往都会声名大噪,青云直上,如庞尚鹏、海瑞、蔡国熙等人。}</p>

……</p>

大宋·神宗时期</p>

赵顼看着这条法令,大约明白了。</p>

此法可以看作是清理徭役名目的必然举措,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反映。</p>

“是个好方法。”</p>

就是阻力太大。</p>

跟自家变法一样,皇帝与臣子若不能同心协力,那这方法就是个样子货。</p>

……</p>

【此时的皇帝可谓是有所作为,颇有明君气象。】</p>

……</p>

大汉·武帝时期</p>

“但好景不长。。”</p>

刘彻环抱着双臂,身体后仰。</p>

他都能猜到天幕的下一句是什么。</p>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p>

“他是怎么弄得一身骂名的?”</p>

……</p>

炎汉·灵帝时期</p>

刘宏百无聊赖的托腮看着。</p>

对着殿内众臣道:</p>

“不如咱们开个盘吧?”</p>

“女色、享受、长生。”</p>

“天幕里的前明后暗之君基本脱不开这三样。”</p>

“朕压盘长生!”</p>

“你们压什么?”</p>

众人一阵无言。</p>

果然,刘家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这想法过于跳脱了。</p>

“臣压女色。”</p>

众人惊讶的看向出言之人。</p>

刘玄德!你个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叛变了?</p>

而且为什么是你压女色啊?这个选项不应该是……</p>

“臣也压享受。”</p>

曹操面色不变,义正言辞。</p>

“前期励精图治,后期还不能享受享受了?”</p>

“但此念一开,就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

“再也止不住了。”</p>

……</p>

【但好景不长。】</p>

【虽然朱厚熜通过种种手段将前朝大臣玩弄于手中,建立了自己的无上权威,但是频繁地使用固定套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其中的诀窍,以此实现自己的目的。】</p>

【换句话说,这帮子人精玩明白了。】</p>

【而礼部尚书夏言就是第一个主动掌握这个技巧的人。】</p>

【嘉靖十五年(1536)十月,礼部尚书夏言提出将世庙改名为献皇帝庙,获准。】</p>

【闰十二月,九庙落成,礼部尚书夏言入阁。】</p>

【嘉靖十六年(1538)五月,明朝商议明堂秋飨礼制。】</p>

【七月,又商议将朱厚熜生父皇考献皇帝祔庙。】</p>

【九月,尊明太宗文皇帝为成祖文皇帝,皇考献皇帝为睿宗并祔太庙。】</p>

【十二月,夏言为首辅。】</p>

……</p>

{猪胖胖的太庙时间到期了。}</p>

{这事嘉靖不占理了。}</p>

{《礼记》:天子七庙。}</p>

{但朱元璋看重祖先,实行的是九庙制。}</p>

{太庙正殿供奉九位皇帝,除了开国之君外,其他皇帝的牌位则是“亲尽则祧”。}</p>

{所谓“亲尽”,指的是超出了与现任皇帝的亲缘关系。}</p>

{“祧”指的是把牌位从正殿挪出去,放到太庙后面的偏殿“祧庙”单独供奉。}</p>

{因为开国太祖“万世不祧”,所以不管关系多远都稳居太庙正中。}</p>

{嘉靖十六年,嘉靖帝为了让自己的父亲称宗祔庙,将朱棣庙号改为成祖,获得与太祖朱元璋同等的“万世不祧”待遇。}</p>

{但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p>

{倘若嘉靖不追封他的父亲为睿宗,太庙里此时供奉的应该是:太祖、成祖、仁、宣、英、宪、孝、武八位。建文、景泰没庙号也没有祔太庙。}</p>

{但嘉靖父亲睿宗祔太庙后,正好占满了九个坑。}</p>

{按照目前顺序,嘉靖驾崩的时候,祧的是仁宗。}</p>

{但众所周知,睿宗是嘉靖硬塞进去的。所以他担心自己驾崩后众大臣不祧仁宗,而把睿宗迁入祧庙。}</p>

{所以在嘉靖二十六年,嘉靖借写孝烈皇后的名义提前祔太庙,为自己占一个坑,将仁宗请出了太庙。}</p>

……</p>

大唐·玄宗时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