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汉文帝·真正的尧舜之君</p>
大明。</p>
“他这个皇帝是吃干饭的吗!”</p>
龙颜震怒!</p>
额头青筋暴起,朱元璋怒目圆睁破口大骂!</p>
“十七年!”</p>
“在位十七年却不知天下民事!”</p>
“你勤政?你勤个屁的政!”</p>
“你的政勤哪去了?!狗肚子里吗!”</p>
“还仁君圣主?”</p>
朱元璋抓起茶杯往地上狠狠一掼!</p>
“咱仁你马个头!”</p>
马皇后看着暴怒的朱元璋,欲言又止。</p>
说回来,自他上位对官员的种种限制,不就是怕底下官员欺瞒皇帝吗。</p>
原本以为废了丞相就不会有元朝那种权臣欺瞒视听的事情发生。</p>
没想到不但兜转回来,且越演越烈。</p>
十七年……一个皇帝平均正常在位才多少年啊。</p>
……</p>
大宋·神宗时期</p>
“欺上瞒下。”</p>
赵顼脸色凝重。</p>
这就是问题,皇帝一但废了耳目那就个瞎子,底下的人说什么是什么。</p>
他觉得西厂那种东西也挺好的。</p>
但现在又不敢用。</p>
赵顼敲着桌面,皱眉沉思。</p>
祖宗之法啊。</p>
……</p>
大唐。</p>
“君臣不相得。”</p>
李世民知道大明的问题在哪,但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p>
你要治理国家就得用人,还必须得用读书人。</p>
这件事根本破不了。</p>
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君臣有一个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p>
让君臣在一辆车上,把权力用在利于民生的最大化。</p>
“朕德薄,不如文帝远矣。”</p>
李承乾不愿听了。</p>
“阿耶何必妄自菲薄?儿观之,也……也不差于……额……景帝……”</p>
李承乾说到一半磕磕巴巴的。</p>
李世民看的好笑。</p>
“你这不话不如不说,但你的心意阿耶明白。”</p>
李世民摸了摸李承乾的头。</p>
望天叹气。</p>
“汉文帝,以一己之力告诉天下,什么才是真正的仁君圣主。”</p>
“所以不管汉武帝如何折腾,只要他认错,天下人就能原谅他。”</p>
“因为他们记得文景之治的仁德。”</p>
“所以不管王莽如何伪作圣人,光武帝振臂一呼,天下人奔走呼号。”</p>
“因为汉文之辉笼盖四海。”</p>
“所以不管汉朝其势颓废几何,也都有诸葛武侯这类人追寻汉文之时政通人和。”</p>
“三代之远不可追之,唯有汉文可当尧舜。”</p>
“君是臣,臣是君。”</p>
“天下一念何分君臣呢?”</p>
李世民眼神迷离。</p>
他知道自己心中还有君臣之别,还想贪图享受。</p>
“当尧舜,圣人也。”</p>
“故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p>
……</p>
大汉·武帝时期</p>
“尧舜尧舜……”</p>
刘彻嘟囔着。</p>
“活该你被骗!”</p>
“尧舜是那么好当的吗?”</p>
正嘟囔着,刘彻突然斜身一趟,冲着虎头虎脑的小刘据道:</p>
“你以后可别拿尧舜的表象当目标啊!不然朕还不如留病已然后去你呢。”</p>
卫子夫刚泛上欣喜的表情为之一僵。</p>
刘彻也不理会,只是戳着儿子呆呆的小脸蛋,语气复杂道:</p>
“天涵万德,地载万物。”</p>
“但众人只看到了白昼之灿,忽略黑夜之玄。”</p>
“看到了地广盛物,忽略了能掩生死。”</p>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p>
“你大父那样的人,那都不是千年出一个,是两千多年才出一个。”</p>
“往前两千多年是虞舜,然后是你大父。”</p>
“那都是神人、圣人、至人。”</p>
刘彻看着小刘据,喃喃自语。</p>
“凡人,比不了……”</p>
他似乎明白了晚年自己为什么会认错了。</p>
文景之治,天下称赞。</p>
自己怎么不想在这之上更进一步呢?</p>
文治走不到顶点,那就用武功!</p>
但武功没走到头天下民生就崩盘了。</p>
也许那时候的自己就害怕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