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不生。”</p>
“琼雨三寸。”</p>
“返本培元。”</p>
“望顿开金锁,着眼四方。”</p>
朱元璋双手捧住石鉴。</p>
普普通通的青石鉴上放着一枚玉盒。</p>
『五彩鉴:选定天幕展现出的后代子嗣处,通往一次。』</p>
『注:限制五次。』</p>
『玉屑:西王母玉胜之末,服用一分既可病患全瘥,百病不生,气完神足。』</p>
老朱还在琢磨那通往五次的含义,就感觉脸上一阵润意。</p>
抬头一看,呆在原地。</p>
照应着世间繁兴的身躯已经不见。</p>
天地之间只留薄薄玉雾诉说着是真非假。</p>
“玉色的雨?”</p>
而在老朱看不见的宫墙外。</p>
百姓在淋雨欢呼着。</p>
……</p>
大明·建文时期</p>
朱允炆猛的站起身!</p>
“哈哈哈哈哈!”</p>
“有救了!朕有救了!”</p>
他明白了石鉴的作用!</p>
“只要天幕盘到朕!”</p>
“皇爷爷就能来!”</p>
“皇爷爷一到,燕逆就束手待毙了!”</p>
“哈哈哈哈!”</p>
“天不亡我!”</p>
……</p>
大明·永乐时期</p>
朱棣坐蜡了。</p>
“这可如何是好?”</p>
“这可如何是好?!”</p>
朱棣忍不住起身来回踱步。</p>
“你们说……”</p>
他看向儿子孙子。</p>
然后就发现这两人呆头呆脑的。</p>
“算了,指不上你俩。”</p>
“咱也是被逼的,对吧?”</p>
“咱这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p>
“再者说了,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传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到此之时,天子必是昏君。”</p>
“咱是讲理的对不对?”</p>
“您不能不讲理对不对?”</p>
然后朱棣就想起一件事。</p>
貌似他爹不讲理啊?</p>
……这不完球了吗……</p>
……</p>
大明·正统时期</p>
朱祁镇目含期盼。</p>
“太祖皇帝要是能来朕这就好了。”</p>
却不见一旁的王振脸上出现一丝惧意。</p>
……</p>
大明·成化时期</p>
“哈哈哈哈!我爹废了!”</p>
朱见深一看那石鉴的功能,忍不住畅快大笑!</p>
“五次机会!跑不了我爹了!”</p>
“哈哈哈哈!”</p>
万贵妃无奈的给皇帝倒杯茶。</p>
“陛下,怎么说先帝也是您父亲,您这样……”</p>
朱见深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直白道:</p>
“也就是二叔有亲子。”</p>
“不然我都认二叔当爹了!”</p>
“谁家爹这么坑儿子啊!”</p>
……</p>
大明·弘治时期</p>
朱祐樘开始坐立不安。</p>
一旁的张皇后不明所以。</p>
“陛下,太祖皇帝应该不会来……教育陛下吧?”</p>
“陛下可是以正治天下啊。”</p>
朱祐樘倒不是担心这事。</p>
而且担心子嗣不丰这事。</p>
就太祖皇帝那个脾气……</p>
不好说啊。</p>
不过前面有太宗和英宗顶着,自己这应该不算什么吧?</p>
……</p>
大明·正德时期</p>
“完了,废了。”</p>
朱厚照往椅子上一瘫。</p>
两眼无神。</p>
用刘瑾他自有深意,但太祖皇帝不一定认啊!</p>
就太祖的脾气……</p>
“不对!要怪也得怪英宗!”</p>
朱厚照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嘀咕着:</p>
“我又没开先例!”</p>
“我是因循守旧!”</p>
“……萧规曹随?”</p>
……</p>
大明·嘉靖时期</p>
朱厚熜躺了。</p>
“行了,不用努力了。”</p>
他还是想想等太祖皇帝看到自己蹲在皇宫不上朝后。</p>
自己怎么解释吧……</p>
如果给机会解释。</p>
话又说回来,这文物失衡的锅也不能怪我头上啊!</p>
你得找英宗啊!</p>
“对!我也无能为力啊。”</p>
……</p>
大明·崇祯时期</p>
崇祯大喜过望!</p>
“快来吧!快来吧!”</p>
“太祖皇帝快来吧!”</p>
“把他们都鲨了!鲨了!”</p>
……</p>
大隋。</p>
“五次?”</p>
杨坚琢磨着石鉴的功能。</p>
“这么说明朝最少也有五名昏君咯?”</p>
独孤伽罗盘算一下。</p>
“五名不五名的不得而知。”</p>
“反正那朱允炆应该不是什么有为之人。”</p>
“惠宗。”</p>
“上一个带惠字的还是个傻子呢。”</p>
……</p>
天空上的流光溢彩逐渐收于天幕之中。</p>
一道年轻修长,左顾右盼的身影映于天上。</p>
……</p>
【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p>
【皇太孙朱允炆便凭借太祖遗诏,以大明第一正牌继承人的身份登上皇帝宝座。】</p>
【并昭告天下,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p>
【就这样大明王朝的第一次权力交接特别平稳。】</p>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p>
【作为才二十二岁,正是年富力强可以有一番作为的时候。】</p>
【朱允炆的火势更大。】</p>
【登基当天下令:援引遗诏,诸王不必来京,各自在国中哭临。】</p>
【王国所在地方,文武吏士只许听朝廷节制,唯王府所领护卫官军听王指挥。】</p>
(本章完)</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