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走钢丝的朱元璋(2 / 2)

但想让百姓背井离乡不生怨言是绝无可能的。</p>

我们怎么徙民的我们还不清楚吗!</p>

有问题!</p>

一定有问题!</p>

……</p>

大明。</p>

朱元璋咋了咋嘴。</p>

“永乐…”</p>

“标儿咋想的?”</p>

“跟方腊一个年号?”</p>

……</p>

大明·永乐时期</p>

朱棣眼皮子一跳。</p>

心脏猛地骤停一瞬。</p>

洪武、永乐…</p>

这两连在一起念,咱怎么心里直突突呢?</p>

……</p>

【但在大移民的同时,朱元璋还在建设天下水利,力度同样强大。】</p>

【早在1358年,他就设置了专门负责水利的营田使。】</p>

【从那以后,每打下一块地盘,就修一处水利,确保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军用供给。】</p>

【等到明朝开国后,水利工程更成了朱元璋治国的头等要事】</p>

【登基第一年就下诏:民间凡是有关于水利事务的奏疏,必须立刻奏报。】</p>

【公元1368年,修和州水堰二百多里。】</p>

【公元1373年,又大修嘉兴、松江地区水利,动用民夫万人】</p>

【不但疏通水路,更开胡家港一千二百多丈,打通海运要道】</p>

【广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都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p>

【但这些水利工程并不是盲目的修,而是和明朝诸如移民、屯田之类的大动作息息相关】</p>

【哪里开荒种地,配套的水利工程就立刻跟上】</p>

【种到哪儿修到哪儿,生产和灌溉无缝对接】</p>

……</p>

大隋。</p>

“你是不是人啊?”</p>

“不是!你凭什么啊!”</p>

杨坚嫉妒的要死!</p>

跟嫉妒李渊有个好崽还不一样。</p>

崽可以抱走。</p>

可都是修水利!</p>

你这民力为什么不会崩盘!</p>

为什么!!!</p>

“一边打仗,一边徙民,一边修水利……”</p>

独孤伽罗同样惊愕的无以复加。</p>

从操作难度说,这事不是闹着玩的。</p>

技术含量高,执行细节烦琐,风险更大。</p>

元朝灭亡的诱因不就是因为“挑动黄河天下反”吗</p>

“他怎么敢的?”</p>

……</p>

大唐。</p>

“看看!”</p>

李渊一拍床榻赞叹着。</p>

“俗话说,有多大荷叶,包多大粽子。”</p>

“人家事不少干,民也没反!”</p>

“循序渐进才是王道!”</p>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只能撑死!”</p>

两个兄弟只当是耳旁风。</p>

要不说你民生评绩低呢。</p>

这事的根本就不是缓急的问题。</p>

……</p>

大明·神宗时期</p>

小朱翊钧衷心感叹着。</p>

“太祖皇帝非凡人也。”</p>

不但兴修水利,还同时在修建连接天下各省的驿道。</p>

“修建水利、驿道。”</p>

“一要财政实力是否承受得起,二要可行性,避免做无用功。三要执行,能落实到位。</p>

“上至技术构思下至工程进度,所有细节都要抓。”</p>

这种调度现如今也看不见了。</p>

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膝盖。</p>

爷爷没斗过那些人,不知道自己行不行。</p>

大明盛世啊……</p>

连英宗都没能断了这盛世,他又岂能断在朕手里呢?</p>

“召先生入宫讲经吧。”</p>

……</p>

【朱元璋在位时期,明朝的水利取得惊人成就】</p>

【公元1395年,修筑塘堰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河流四千零八十二处,堤坝五千零四十八处】</p>

【水利的全面铺展,也为明初开始的垦荒热潮推波助澜。】</p>

【经济的复苏增长,从此开始加速。】</p>

【而徙民与水利之如此顺利,则是源于他的两道诏书】</p>

【“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礼行之。”】</p>

【“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又规定“休工者停给,听其营生勿拘。”】</p>

【他改变了佃农、匠籍制度。】</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