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汉·宣帝时期</p>
刘病已倒是对高皇帝没多少避讳。</p>
“诚然,高皇帝没有改弦易辙之心,但过往的经历也确实伤透吕后之心。”</p>
“本为富家女子,因谶纬之说而嫁高皇帝。”</p>
“一入门就发现有个私生子叫自己阿母。”</p>
“然后就是家里一众人的吃喝拉撒。”</p>
“随之就是高皇帝突然落草,每日要来回行上百里路,在荒山野岭里给高皇帝送吃喝。”</p>
“没等几年,刚听闻高皇帝得封汉王,就又被项羽抓走担惊受怕。”</p>
“回了汉营,猛地发现一名戚夫人……生了个儿子很得高皇帝喜欢……”</p>
许平君草草读过《吕后本纪》</p>
但也头一次将所有过程联系一起。</p>
“高皇帝还真是……”</p>
随即咂舌叹道:</p>
“吕后……的确刚毅。”</p>
……</p>
炎汉·灵帝时期</p>
“世祖曾言。”</p>
刘宏捧着杯盏悠然道:</p>
“吕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p>
“若不是赖社稷之灵,使得吕禄、吕产伏诛,天命几坠,危朝更安。”</p>
“吕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p>
“朕也深以为然。”</p>
“但是观天幕良久,朕也有了些许其他看法。”</p>
底下正在探讨应该让小诸葛亮先入太学还是先去学习家学的众人看向皇帝。</p>
“吕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p>
“没有贪图享受,没有兴建土木。”</p>
“反而免除徭役,罕用刑罚。”</p>
“面对冒顿书辱也委曲求全不开边衅。”</p>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废挟书律使诸子百家重见天日。”</p>
“于天下万民实为有功啊。”</p>
众臣这时其实才仔细审查皇帝。</p>
这话不是凭白说的,皇帝的寥寥几句相当于将吕后的行为重新定性。</p>
也表明了皇帝的态度。</p>
只要于天下万民安定有功……</p>
刘氏宗亲也得为其退让。</p>
“陛下……”</p>
群臣不知该说些什么。</p>
此事兹事体大,但皇帝的变化有目共睹。</p>
还好,惩罚没白挨。</p>
刘家皇帝还是有救的。</p>
……</p>
大清·乾隆时期</p>
“哼。”</p>
一甩辫子,乾隆略有几分薄怒。</p>
“一群不辨是非善恶的膏粱子弟。”</p>
“孝慈高皇后仁慈有智,勤于内治,讲求古训。”</p>
“母仪天下,慈德昭彰。”</p>
“至于吕后,呵。”</p>
“母后临朝,肆其妒害。”</p>
“大封诸吕,倒反天罡。”</p>
“两者岂能相提并论。”</p>
……</p>
【但朱元璋并不想和郭子兴闹翻。】</p>
【同时,郭子兴对他越过分,他就越恭顺谨慎。】</p>
【任打任骂,从不发一句怨言。】</p>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p>
【时间一长,郭子兴都感觉对不住朱元璋。】</p>
【同时感觉不用朱元璋,他自己也感觉做事总不大顺手。】</p>
【其他人出的主意,不如朱元璋高明,判断事情,没有朱元璋清楚。】</p>
【加上左右亲信也开始为朱元璋说好话,郭子兴开始消除对朱元璋的怀疑。】</p>
【但这里也有外部矛盾突然降临的关系。】</p>
【因为此时的元朝不打算再让这帮人猥琐发育了。】</p>
【十月,元丞相脱脱率师兵围高邮。】</p>
……</p>
北齐·文宣时期</p>
高洋眼含热泪的让李祖娥给自己上药。</p>
看着天幕一愣。</p>
“园奈,园眉汪啊。”</p>
随即一阵倒吸凉气。</p>
李祖娥看着高洋肿得老高的两边脸颊,心疼道:</p>
“别说话了。”</p>
“肿成这样也听不懂你说什么了。”</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