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p>
垂拱殿内。</p>
头戴黑色双翅官帽,身穿白色博带朝服。</p>
中年天子面色威重。</p>
殿下群臣表情严峻。</p>
时不时有大臣出列陈言。</p>
天子颔首敬听。</p>
……</p>
【不再用心军事的宋孝宗开始着手收拾南宋制度经济方面的遗留问题。】</p>
【首先是广开言路,宋孝宗刚即位,便下诏求直言,号召士庶陈述皇帝的过失、朝政的缺遗,要求官吏反映百姓的休戚、民间的利病,并且宣布建议可行者有赏、意见不对者无罪。】</p>
【他认真批阅上书、注意采纳建议。】</p>
【与宋高宗时期言官不敢言、百官避轮对的局面相反,臣民直言极谏,孝宗开怀听纳,朝政失误减少。】</p>
……</p>
大隋。</p>
“倒是还真有几分宋太祖之风。”</p>
杨坚注视天幕的岁数不少的皇帝。</p>
“不过连广开言路都能算上评绩……”</p>
“赵构真是能掩耳盗铃啊。”</p>
独孤伽罗哄着婴孩,冷冷的瞥了他一眼。</p>
“什么赵构?是赵狗!”</p>
……</p>
大唐·高祖时期</p>
李渊捧着茶杯吹了吹,慢饮一口。</p>
李世民则在一边持笔写大字。</p>
几张白纸自李建成指尖递过,李渊看着那纸上的字颇感无力。</p>
“真不识逗……”</p>
李建成往后看了看,李世民正面无表情的连笔快写。</p>
“阿耶你也是。”</p>
“你说你招惹他干嘛。”</p>
李渊将纸扔在榻上。</p>
墨色的孝字密密麻麻挤满纸张。</p>
“……本来就是……”</p>
……</p>
【宋孝宗号称严于守法,务在必行。】</p>
【认为“天下有弊事,无弊法”】</p>
【强调“毋创例以害法”。】</p>
【处理政事遇到难题,往往询问宰执:“于法如何?”】</p>
【若回答是“在法不许”,他马上表示:“国有宪法,朕不敢废。”】</p>
【对于祖宗家法,宋孝宗甚至加以批评:“国朝以来,过于忠厚,宰相而误国者,大将而败军师者,皆未尝诛戮之。”主张重赏重罚。】</p>
……</p>
大秦。</p>
小憩一阵的嬴政托腮看着天幕。</p>
“确实心有作为。”</p>
但是出来的太晚了。</p>
“若当时是他继哲宗之位……”</p>
嬴政闭目沉思。</p>
还是拖到扶苏与鲁元的孩子十五岁时,让孙子继位吧。</p>
扶苏……还是当他的太子吧。</p>
至于天下有几十年的太子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p>
嬴政不由得的额头青筋暴起。</p>
只敢自杀的蠢货要是有刘据那胆子还好了呢!</p>
敢学李世民你要寡人退位都行啊!</p>
……</p>
大汉。</p>
“生不逢时。”</p>
刘邦环抱双臂,靠着软榻。</p>
“若早如此,宋朝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p>
吕雉眯着眼想了片刻。</p>
“祖宗之法是从谁开始的来着?”</p>
刘邦毫不犹豫的答道:</p>
“宋真宗。”</p>
“搞臭了泰山封禅,记忆太深刻了。”</p>
……</p>
【下诏要求地方官必须做到,“毋滋讼狱,毋纵吏奸,毋夺民时,毋掊民财”,并宣布“有一如此,必罚无赦”。】</p>
【当时官吏受赂问题严重,宋孝宗专门颁布条例,鼓励人们检举官吏受赂,一经查实,从重发落。】</p>
【公元1164年九月,宋孝宗规定官吏贪污除籍没家财外,还要杖脊刺配。】</p>
【公元1183年六月,又下诏强调官员只要贪污,不论秩位高下,情节轻重,一概依法惩处。】</p>
……</p>
炎汉·明帝时期</p>
刘庄既满意又惋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