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2 / 2)

乡巴佬!伱要干什么!</p>

无视那些择人而噬的目光,魏征脸色肃穆道:</p>

“府兵原本就是兵农合一,财物兵器都是国家应许。”</p>

“然,将军居然要以掠夺为奖而鼓励士卒,以拥兵而交赂。”</p>

“陛下为天策上将,应比臣更明白此事为何?”</p>

李世民缓缓闭上双眼,手握成拳。</p>

魏征环顾一周,双目过处无一对视。</p>

大殿内只留余一铿锵有力之声回荡着。</p>

“这说明,兵募的素质下降了。”</p>

“为何下降?因为百姓厌战了!”</p>

“可见,就算国家仍以利诱人参军,但长久的征战必会导致国家的承诺实现会愈来愈慢。”</p>

“臻于极盛的疆域不是凭白得来的。”</p>

“百姓得不到利益,百姓不愿意打仗。”</p>

“可仗还是要打。”</p>

“如此,不以重利许之,还能如何去做呢?”</p>

“诸位……”</p>

魏征再次巡视一眼,一字一句道:</p>

“可有何教我!”</p>

……</p>

大宋·英宗时期</p>

一身白衣,腰系红革。</p>

赵曙背负双手看着天幕道:</p>

“欧阳参政,将军三箭定天山的歌谣就这两句吗?”</p>

一旁穿着官服的欧阳修拱手行礼道:</p>

“陛下,这首歌谣并未见于薛仁贵碑,应是薛家后人所增。”</p>

“其出处应是出自李益的《塞下曲》”</p>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p>

“李益曾担任过抵御北方胡人的节镇幕僚,而他的《从军北征》中有“天山雪后海风寒”句,他到过天山,也听过薛仁贵的事迹。”</p>

“《出塞曲》闻世后,薛家人以诗句改之。”</p>

……</p>

大明·永乐时期</p>

朱瞻基咧嘴笑道:</p>

“这唐军看来也不是什么王者之师啊?也不怎么讲仁义。”</p>

朱棣嗤笑一声。</p>

“仁义,仁义有什么用呢?”</p>

“唐高宗时期府兵打仗没有收益,土地也不够分了。”</p>

“不放纵府兵抢劫等于亏本帮国家打仗,这是那些大将对现实的妥协。”</p>

“除了抢掠财物,唐军还贩卖人口。”</p>

“西域和朝鲜半岛的婢女大量输入长安,那些大诗人都能去买几个。”</p>

“在吐蕃抓走了数万人当做奴隶,仅仅八个月后就死的只剩下几千人。”</p>

“吐蕃人的历史传说里,唐就是吃人的妖怪,他们还有抵御唐朝侵略的英雄人物志呢。”</p>

“唐还曾一战抓走数万突厥奴隶,直接全卖到西域去,打完了甚至进账不少钱。”</p>

“哼,仁义。”</p>

一旁的朱高炽看着目瞪口呆的朱瞻基开口道:</p>

“唐朝不是汉、晋、宋那样的中原儒家王朝。”“是继承胡人政权的军事贵族共治国。”</p>

“唐朝的军队不是从京师发兵,而是世代驻军。”</p>

“本意是发生叛乱也能就地镇压,后来变成派军队劫掠附属部落,逼他们造反然后平叛。”</p>

“这也是后面安史之乱的部分原因。”</p>

“这满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啊,不是那么容易治住的。”</p>

“所以仁政的道理就在这。”</p>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光是保留自己的力量,也是为了防止拥兵自重的可能。”</p>

朱瞻基不由得双手抱头。</p>

我还是个孩子!你让我理解这么复杂的事情!</p>

……</p>

换个角度看,大唐在那些国家眼里也是当时的世界警察啊。</p>

果然,历史很有趣。</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