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第219章 战前筹谋(1 / 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p>

在应对大玄皇朝五万大军一事上,文昌帝君这个后来者,看出了很多问题,也有更好的应对措施。</p>

黄天这个太乙救苦天尊,滦州理论上的最高领导者,在大玄皇朝昏君派出五万大军进剿滦州之时,无法予以干涉。</p>

就算后来想了些其他法子,也只能做到一点点的间接引导,做不了太多。</p>

于是迎战大玄皇朝进剿滦州的五万大军一事,就落在了以少女神使李灵素为首的一众天尊麾下了。</p>

无论是从神也好,箓生也罢,还是信众、百姓、官吏,都事事仰赖李灵素做最终裁定。</p>

这些人与神只能给出一些建议,提供参考,也无法帮到李灵素太多。</p>

李灵素终归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p>

而在应对大玄皇朝五万大军进剿这件事情上,不能说李灵素做错了。</p>

相反,李灵素做得很对。</p>

那个时候,太乙救苦天尊一战斩杀滦州境内妖魔鬼怪最大的boss黑山鬼王,将整个滦州的妖魔鬼怪全部吓跑,让滦州各府各县传檄而定。</p>

甚至为了尽快归附于天尊麾下,部份深受压迫的县,还爆发了一场堪称血腥的反压迫斗争。</p>

天尊麾下疆域一下子就从四县之地,连云龙府都没有彻底消化的状态,膨胀至整个滦州。</p>

从神不足,箓生不足,信众信仰不坚定,都是问题。</p>

各府县原有的山川神祇、城隍阴司神祇,是否需要保留?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应当除去?都是问题。</p>

各府县原有官吏,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都是问题。</p>

各府县原有的大家族,哪些施以重惩?哪些予以褒奖?哪些小惩大戒,以观后效?都是问题。</p>

各府县百姓的生计是问题,身体健康是问题,人际关系是问题。</p>

总而言之,滦州处处皆是问题,皆需解决。</p>

倘若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本就不够安稳的滦州内部,很可能会爆发出不忍言的大乱。</p>

届时内忧外患一同到来,怎么应对?</p>

须知那个时候,李灵素已经明确感知到天尊暂时离去,只能关注,但无法再像之前几次那般,人前显圣,亲自解决问题,与解决弄出问题的人/神/妖了。</p>

滦州的天尊麾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应对危机。</p>

如此情况下,如何抉择?</p>

李灵素凭着自己的直觉选择了安内,然后再攘外,应对大玄皇朝的五万大军。</p>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p>

在这个道理的指导下,李灵素的种种举措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效果。</p>

“传箓坛”与“封神榜”的连续升级,更是让李灵素手下可用之人与神的数量暴涨。</p>

让彼时还不叫“太平道”的太乙救苦天尊麾下,做到大略地掌控滦州各府县。</p>

文昌帝君看出的问题,不是在安内这一块,而是在攘外这一块。</p>

既然以李灵素为代表的高层已经看出,大玄皇朝五万大军才是滦州的心腹之患,为什么不想着拒敌于滦州之外呢?</p>

为何要把大玄皇朝五万大军放进本就不够安稳的滦州境内来打这一场仗呢?</p>

为什么要允许五万大军那么轻易、那么安稳地向滦州进发呢?</p>

当文昌帝君把这三个为什么问出来,天尊神庙里,玉质神像前,鸦雀无声。</p>

李俭仁、李俭义、胡不屈面面相觑。</p>

将自己的政.治目标暂时定在了滦州牧这一官位上的龚梓臻把头低了下去。</p>

李灵素脸上没什么表情,眼底深处却藏着浓浓的自责。</p>

这三个为什么,她为什么没有想到?</p>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p>

文昌帝君的声音接着在天尊神庙里响起,“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没关系,现在意识到也不迟。大玄昏君派出的五万大军,就算从现在起,日夜兼程,加速行军,也还要十天才能抵达滦州。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做充足的准备。”</p>

说完,文昌帝君看向李灵素,等待这个事实上的滦州最高领导,发表看法,表明态度。</p>

政.治上,很多事情不能一味强硬往下压。</p>

即便有了太乙救苦天尊的背书,自己也有一品紫敕天尊/帝君的位格与实力,文昌帝君完全可以擅专独断,一意孤行。</p>

但是,曾为成熟政.治家的文昌帝君,手腕必然不会那么僵硬。</p>

李灵素没有让文昌帝君失望,果断站出来,声音平静但是语气坚定说道:“帝君,天尊神谕,滦州一切大小事,由帝君做主,帝君但有所命,李灵素绝对奉行。”</p>

地位最高,实力最强,离天尊最近的神使都这么表态了,从神、箓生、官吏自然不会梗着。</p>

一众人与神,迅速紧紧团结在文昌帝君的领导之下。</p>

不过文昌帝君没有顺势架空少女神使李灵素,反而开始加重李灵素的权威,郑重说道:“天尊敕谕,李灵素为太平道宗祭,主持太平道内部一切教务与世俗事务。”</p>

“信女李灵素拜谢天尊。”</p>

李灵素当即领命,向玉质神像大礼参拜。</p>

起身之时,玉质神像脑后的九色神光忽地无比炽盛,照耀在她身上。</p>

羽衣、法剑尽皆得到加强。</p>

在李灵素手中,还多出了一方法印。</p>

此印乃是太乙救苦天尊从杀死黑山鬼王之后收获的战利品中,挑选出来的一方上上等玉石制成,内里蕴含诸多神妙,诸多人道功德。</p>

其样式,也参照了阳平治都功印与九老仙都印。</p>

有天尊赐下的羽衣、法剑、法印在手,李灵素这个太平道宗祭,坐得稳稳当当,无人可以指摘。</p>

文昌帝君这时忽地神隐,神躯消失不见,不知去了何处。</p>

李灵素福至心灵,心领神会,上前一步,站在离玉质神像最近的地方,缓缓转过身。</p>

负在身后的法剑自动划了一个圆弧,来到李灵素身前。</p>

伸出左手,握持住法剑的剑鞘,垂在腰间,右手托举着新得的法印,李灵素肃穆而立。</p>

玉质神像脑后九色神光又一次无比炽盛。</p>

眉心处也射出一道金光。</p>

一顶类似上清莲花冠的道冠如法印那般,无中生有,凭空戴在了李灵素头上。</p>

“拜见宗祭!”</p>

天尊神庙内的人与神同时向李灵素行大礼参拜。</p>

李灵素坦然受了这一礼,随即走回自己原先站立的位置。</p>

这一礼过后,文昌帝君方才再次现身,略有些歉意说道:“灵素道友,你即位太平道宗祭,本应举办一个仪式,但是事急从权,只能委屈灵素道友了。”</p>

文昌帝君以“道友”称呼李灵素,凸显出了祂对李灵素的尊重。</p>

更凸显出了祂对太平道宗祭权威的尊重。</p>

另外也包含一层深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