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巴赫主导的军制改革正在伊朗如茶似火的进行中。
因为在军制改革前战争部为了防备伊朗本士军队发生兵变做出来足够的部署,所以驻扎在伊朗本士的军队尚未发生恶性事件。
而驻扎在苏门答腊岛上部队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像米贾莱连队这种阳奉阴违、偷偷摸摸的不按照军制改革的情况已经算是好的了。
第12步兵师驻扎在棉兰的一支连队光明正大的无视战争部的命令,继续在棉兰地区我行我素。
驻扎在苏门答腊岛上的伊朗军队大多抱着山高皇帝远,战争部管不住苏门答腊岛的心态。
事实也确实如此,苏门答腊岛孤悬海外,对于目前的伊朗来说也不是战略要地。
第11步兵师和第12步兵师在战争部的存在感很低,除了到拨军费的时间,其他时间如果没有人提起,战争部的老爷们是不会想到有这么两支步兵师的存在。
棉兰的那支第12步兵师的连队也是运气不好,恰好被一名在苏门答腊岛上探险的荷兰记者拍到他们的暴行。
这么荷兰记者在拍到伊朗军队的暴行后,吓得立马离开苏门答腊岛返回荷兰。
随后,这么荷兰记者在欧洲的新闻上曝光了这件事情,并称之为棉兰事件。
充斥着血腥与暴力的照片直击当时欧洲人的内心,苏门答腊岛上士著的遭遇让他们回忆起自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幸。
棉兰事件被曝光以后,伊朗政府当即动用所有的资源,要求西方各国政府约束自家媒体,禁止媒体报道棉兰事件。
荷兰在海军和印尼问题上与伊朗密不可分,美国与伊朗正处于关系上升期,所以美国和荷兰倒是很给伊朗政府面子,禁止国内媒体报道棉兰事件,对棉兰事件的消息进行封锁。
之后,荷兰和美国帮助协调伊朗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再加之伊朗逐渐靠近西方,西方国家们也无意为难这个准盟友。
因此,棉兰事件并未闹大,。
当然,棉兰事件的消息也并非被完全遮掩,还有一些小型的左翼媒体坚持报道棉兰事件。
只是因为这些报社规模小的缘故,传播范围非常有限。
最终,通过伊朗政府在公关方面的大量投入,这场事关人道主义问题的棉兰事件也就不了了之了。
虽然事情解决了,但是棉兰事件给伊朗政府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伊朗政府的国际形象因为受到棉兰事件的影响,而留下了一个严重的黑历史。
棉兰事件结束以后,巴列维责令战争部严惩棉兰事件的始作俑者。
巴列维搞军制改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改变伊朗军队野蛮、暴力的形象,摆摊过往的黑历史。
结果驻扎在苏门答腊岛上的部队给巴列维玩了一波大的,直接丢人丢到国际上了。
假使不是因为伊朗目前和美国关系处于上升期,等待伊朗政府的将是来自西方阵营的漫天指责。
更加致命的是伊朗政府的屁股并不干净,伊朗军队此前在伊拉克、日本、德国做出的混账事不计其数。
如果因为棉兰事件发生连锁反应,导致之前伊朗军队干的那些事被西方媒体扒出来了,伊朗政府的恶名直接暴增。
不说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吧,至少也是波波清城,人神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