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借壳上市,在通过了股东大会表决之后,还要提交证监会审核,但是这种审核不同于ipo的核准。ipo核准主要看相关的硬件指标,以及诸如企业形象、社会影响之类相对比较空泛的软件因素。而借壳的审核,特别是像这种跨行政区域的借壳,那些方面的审核就都不多了,最主要的参考因素是借壳方和被借壳方各自所在地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特别是被借壳方公司所在地政府的意见。
因为借壳都涉及到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资产重组就涉及到业务的组合、剥离、迁移等等,自然也就会改变公司在当地开展的业务规模、提供的就业岗位等,进而影响到当地的就业和财税等等,而这些恰恰又是地方政府最关心的。上市公司体量规模往往又都比较大,在当地的就业和财税贡献方面占有相当权重,所以地方政府对这个问题一向也都比较谨慎。
通常的程序,借壳双方达成一致之后,还要拿出一份长期规划方案来去说服当地政府及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取得他们的支持,然后才往证监会上报。近几年随着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上头政策导向的影响,各地政府在这方面的阻力相对而言小了不少,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个像模像样的后续发展规划方案,都还是能获得支持的。至于借壳成功之后,发展规划方案是否能落实到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在这件事情里,我们能够取得绍兴当地政府的支持,那反过来说,就是对沈和良他们的一种阻击。在富通集团还是慈乐贸易借壳东华纺织这个问题上,如果秉持公正态度的话,当地政府应该会支持富通集团。因为对于消化东华纺织现有员工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这些问题上,由于富通集团和慈乐贸易各自现有业务模式不同的原因,富通集团拿出来的方案一定比慈乐贸易的更优、更有可行性。至于双方各自借壳之后毁约、不履行规划承诺的风险,都是一样的。再加上如果绝大多数员工都公开表态支持我们,那当地领导在公正的前提下,没有理由不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就等于是反对慈乐贸易。
沈和良他们可以利用持股优势在股东大会上阻击我们,那我们也可以利用政府的态度来阻击他们。
李本明继续说道:“二则员工的态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监事会,我们公司因为工人比例很高,沈总他自己当年也是工人出身,所以我们的五人监事会里,员工代表就有三个,过半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的意见,就等于是监事会的意见,而监事会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限制董事,即便最终沈和良真的改选董事会成功了,只要监事会的心还向着咱们这边,那也可以通过监事会来对董事会的董事们施加影响,这同样也可以帮到咱们。”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察机构,主要职权是监督董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否合法、合规、尽职、符合公司章程等等,类似于党政机关中的纪委、检察院的角色。用不好,那就是个摆设,但如果用好了,也可以发挥很大的威力。按规定上市公司监事会至少要有三人,其中员工代表不低于三分之一,且不得由公司董事及高管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