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生年轻力壮的,一些差事交给他去做在合适不过了。
他明白皇上的用意,强行把郑长生塞进来,这是在给郑长生一个出头的机会。
通过给太子治丧,向所有的朝臣们发出一个信号:皇上是要大大的重用他了。
汪广洋看到郑长生来了,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雨浓你可算是来了,你再不来老夫就要累趴下了。”
“汪大人您吩咐吧,皇上命我来就是听吆喝的。”
“嗯,宋先生刚刚哭晕过去了,就我一人主事,忙东忙不了西。这样,你赶紧组织人给太子写祭文。
詹士府的幕僚你随便调用,我还要查验太子殓服制作之事。
咱们兵分两路,另外,太子妃和皇太孙殿下那边,你也要关照一下。
太子妃已经晕厥数次,不能再出问题了。
皇太孙年幼,虽然有人在身边提点,但你毕竟是他的老师,指点起来也更方便一些不是。
总之,皇上把差事交给我们了,我们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不能给内阁丢脸。”
汪广洋把‘内阁’二字说的比较重。
郑长生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心中不禁暗暗的咂舌不已:“内阁真的要提前走上历史的前台了。”
当初老朱听取他的意见废除丞相制度,实行六部负责制。
这虽然大大加强了皇权,但是没有宰相之位了,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压到皇帝身上了,那么他就会很辛苦。
不过呢,咱们的重八兄弟非常刻苦勤奋,什么活都能抗,几乎是大事小事一把抓。
而且干的还挺好。
但是到了他的子孙手里就不行了,感觉皇帝这个工作就不是人干的事情。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朱重八一样那么充沛的精力。
事情干不过来怎么办?又不能设立丞相,在不违反祖制的情况下就搞出了内阁这个机构。
为了防止内阁的人权利过大就只给一个五品的职位,后来发现五品的官要去管一、二、三、四品的大爷们难度太大。
到了明仁宗朱高枳这里就运作不下去了,明仁宗充分发挥思维,既然内阁职位不能超过五品,不违反祖制的情况下让他们兼职总可以吧!
那么就有了内阁大臣兼职吏部侍郎(人事部最大的官,无论哪个朝代管人事的都牛,想升你就升你,想罢免你就罢免你),
礼部,户部几个部门的主管都被他们兼任了,现在就好管理其它官员了。
再到后期发展,发现内阁实在太牛了,皇帝拿他们没有办法。
皇帝想干个什么,内阁不同意直接封退没商量。
这个时候皇权被撼动了,皇帝就想了个对策,把太监拉进来。
明宣宗开始对太监进行知识教育,把太监拉进他们的权利角逐中。
内阁把持票拟和封退的权利,太监把持着批红(红色的朱批)。
只有这两样都过了才可以实行。
洪武朝的内阁,只不过是郑长生给老朱出的一个安置德高望重的功勋之臣的点子,好收回他们手里的权利。
给他们极尽尊荣,可是却没有了实权。
这对加强皇权是有利的。
但是,现在老朱要让内阁走上前台,这可是大出郑长生的意料之外的。
大明墨客